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张云:展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下一个40年

http://www.CRNTT.com   2012-10-08 10:07:05  


 
  第三,在社会关系上,中日同样处在变化的十字路口。经过近年来双边关系恶化的折腾,双方的民意都非常脆弱,这从民意调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中国的“反日”和日本的“嫌中”情绪就会立即迸发。尽管如此,也要看到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发达,以及中日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同的特点,今后40年两国国民之间进行大交流的条件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成熟,随着双方民众的直接交流不断增加,相互理解可能会加深。国之交在于民之亲,夯实中日两国社会交往基础是保障中日关系稳定的压舱石。

  当前中日关系从表面上主要表现在双方政府之间的激烈外交战,但真正受伤的是两国的民意。

中日关系的未来在民间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关系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低潮,第一次是2005年至2006年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引发双边关系陷入最低谷,第二次是2010年中日渔船事件,第三次就是目前还在发展中的购岛引起的危机。从前两次的经验看,虽然后来都走出低谷逐渐回暖,但是双方的民意却在这些折腾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损伤,这从民意调查的结果可以明显看出。然而,中日两国需要实现友好最需要恰恰是国民之间的和解。

  第一,中日之间具有民间友好的传统。战后,日本外交受制于日美同盟,结果在很长的时间内未能同中国保持正常国家关系,但是日本民间友好人士和经济界人士积极推动民间外交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做了很多铺垫的工作。而中国方面也一直很重视对日的民间外交,一衣带水,吃水不忘掘井人等中国特色的外交术语都源于这一传统,这一特色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中所没有的。

  第二,日本的“强社会和弱政府”的现象在罕见地突出,这要求中国必须改进传统的政治家和经济界人士为主要对象的对日外交,感化日本民众的“公共外交”必须加强。从2011年3月发生的“地震,海啸,核电站三重灾难”中可以明显看出,日本的社会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凝聚力,东北地区虽受灾惨重但是基层功能基本得到保持,同样级别的印度洋海啸不仅造成伤亡人数是日本近10倍,而且受灾严重地区社会功能丧失殆尽。从上个世纪1990年算起到现在的20年时间内,日本首相已经更换了14次,但并不妨碍日本社会的正常运转。简言之,日本社会的稳定性远比日本政治的稳定性要高得多。中国在最大限度地维护主权对日本政府强硬的同时,必须设想出将对方的民意受伤度减到最小的办法。

  第三,日本对中国外交也需要改变传统的“官对官”的模式,针对中国的中产阶级开展积极的“公共外交”。同日本相反,中国的“强政府和弱社会”的现象很明显,政府掌握巨大的资源和权利,社会自身的调节却在减少。日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长期以来一直以中国政府为主要的交往对象,政治家和中央官员“公关”中国的中央级高官,经济界人士赴华投资则需要同地方大员建立人脉,即使是日本的民间团体也以能够同中国高官大员有联络作为资本,日本的对华外交中中国民众是缺位的。然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已经很大程度多元化,特别是城市的中产阶级崛起,他们在很多问题上有自己的见解,有发言的要求,包括在对外交事务上,日本再也不能只重视官意而不重视中国的民意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