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五因素将成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http://www.CRNTT.com   2012-10-08 08:57:02  


 
  其次,从投资需求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将来自民营和中小微企业。

  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将替代国有企业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未来5-10年,伴随促进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的落实,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还会上升。由于中国GDP的60%以上,专利创造的70%以上,新增就业的90%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创造的,中小微企业投资比重的上升将对投资结构的改善和投资效益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也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服务业发展。

  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政府推出了4万亿投资刺激政策,重点投向铁路、公路、机场等所谓“铁公基”项目,这些政府引导的投资资金大多流向了国有大企业,而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却受益甚微。为促进民间投资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政府先后出台了“新36条”和相关实施细则,但真正落实到位还有许多难度。为此,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反垄断法》的执行力度,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多地由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拉动。

  第三,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将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据有关测算,改革开放30年来,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达50%左右;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次之,为30%左右;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低,为20%左右。可以预计,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劳动力数量增速将明显减缓,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下降。由于边际产出递减规律的作用,资本投入的边际产出将出现递减,因此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有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通过财税、金融、管理等手段支持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第四,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将来自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支撑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两大支柱。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GDP中第一产业(农业)比重的不断下降和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不断上升。然而,当“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将逐步上升。通过国际比较可以发现,与中国发展阶段相似的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普遍在50%左右,高于中国目前43%左右的水平。

  今后5-10年,伴随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将明显升级;制造业产能过剩和出口受阻将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出口比重提高;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将推动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垄断行业向非公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开放将促进金融、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发展。另外,伴随国家在财税、金融、科技等优惠、倾斜和支持政策的落实,反映未来机构及发展方向的诸多战略新兴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明显增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