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建立两岸民事安全机制刻不容缓

http://www.CRNTT.com   2010-11-06 10:46:46  


大陆游客遭逢不幸,台湾政界似乎很少以同情的人性加以反思。
  中评社台北11月6日讯/台大政治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今天在《旺报》发表文章“建立两岸民事安全机制刻不容缓”。作者认为:“两岸如果能够在民事安全上建立互信机制,将可以产生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可以增加两岸是命运共同体的感觉,透过机制的相互合作与扶持,将可以逐步累积两岸已经逐渐在减弱的重迭认同;另一是可以产生‘外溢’效果,为日后要进行的军事互信机制先累积互信与基础。”文章内容如下:

  大陆游客在苏花公路失踪已十多天,军方全力搜寻仍无所获,《旺报》社评日前建议政府考虑两岸合作救援,作为未来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基础。我们认为这个建议非常可贵,两岸无论从人道上或是政治上均应该尽早展开有关民事安全的协商。

           民事救援管道尚未建立

  随着两岸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在一个高度相互依存的今天,特别是两岸一衣带水,目前人员、货物、贸易、金融往来密切,早已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两岸偶有民事灾难,但是由于台湾在政治方面有所禁忌,也使得两岸在面对人民安全等民事问题时,无法及时建立联系救援管道。

  以去年的八八风灾为例,台湾方面同意美国派遣直升机协助救援,但却排斥大陆方面所提供相关合作,在后续的组合屋是否含甲醛过量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不同的见解看法。再加上近年来H1N1新流感以及可能产生的卫生安全问题,两岸建立民事安全机制已是两岸交流过程中的必要工作。缺少这一部分,两岸目前的经贸交流是有缺陷的。

  民事安全机制可以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例如,台风对两岸均会造成影响,两岸气象单位可以建立合作机制,进行两岸气象观测合作及预报信息交流,共同建立预警系统,将天然灾害预报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另外由于两岸地理位置相近,在其他环保议题方面,例如沙尘暴、酸雨等也可以进行机制性的合作。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