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标本兼治 改革收入分配 | |
http://www.CRNTT.com 2010-03-12 11:22:27 |
然而,单一的市场化因素不足以解释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如此惊人的收入差距。诸如垄断行业锁定自然要素以及某些政府官员凭藉自身权力参与收入分配的格局正异军突起,收入分配不公对收入差距的“贡献”越来越大。相应的垄断收入乃至“灰色收入”甚至囊括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也使得普通居民对收入分配不公的感受不断增强。 需要特别补充的是,分配不公放大了中国目前的收入差距,还表现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政府扶持地区经济“亲疏有别”、劳动力自由流动依然受限等政策因素导致的地区收入差距扩大化。 从本质上讲,制度安排和市场供求决定了收入分配的格局。 改革开放之前,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牢不可破,中央政府统一安排城镇居民就业,并且禁止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副业,最终造成了城镇和乡村各自的居民收入差距较小,但城乡总体的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分配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有所松动,且新的土地制度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广大农民逐渐拥有了从事副业的权利,收入水平得以显着提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内甚至出现了一波短暂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期。步入九十年代,城镇居民自主择业渐成潮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财力初显宽裕的中央政府开始大幅度提高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国企职工的收入标准,城乡收入差距再次扩大。 如今,不仅城镇和乡村各自的居民收入差距相比改革开放前出现了较大鸿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彻底转型以及中国目前的行政和司法框架仍不够健全等制度因素,更使得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