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县市长选举 基本盘仍未改变

http://www.CRNTT.com   2009-12-06 07:02:21  


马英九认为,选举的成败,与大环境、参选人与政党的辅选都有关系,不适合归纳为单一的因素。(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12月6日讯/中正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廖坤荣今天在《中国时报》登出文章“两党基本盘仍未改变”,文章表示:“地方三合一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虽然大致赢得了这次选举,然县市长部分,民进党在宜兰县的胜选与国民党自行参选人在花莲县的获胜,对于台湾未来政治版图发展,尤其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文章内容如下:

  自从国民党在上一次的县市长、“立委”和“总统”选举几近获致全胜之后,社会普遍认为国民党既已充分主导中央的行政、立法机关,又牢牢地掌控地方政治资源分配,在拥有如此完全执政优势的同时,自当对台湾的政治发展负完全责任。因而这次的选举仿如美国的“期中选举”,既是地方对完全执政的国民党所进行的“信任投票”,当然也被视为是对马英九执政绩效的期中考试。相对而言,民进党则企图藉由此次选举施展第二次“地方包围中央”策略,并进而为再度赢回执政权的大目标铺路。 

  选举结果亦与马政府的执政表现和国、民两党的改革绩效有关。由于马英九上任后又接连遭遇国际金融海啸与八八水灾,以致民怨迭迭,民意支持度经历了几波不小的震荡。而这种执政冲击除了导致宜兰县的失守,以及蓝营现有执政县市得票率下降的惊险情况外,也在花莲县出现了党籍提名人不敌自行参选者之尴尬结局。很显然地,此次让国民党吃尽苦头的,不只是马政府的执政表现,更核心的其实是党中央的威望不彰与地方的派系问题。 

  长久以来,台湾的选举都与地方派系关系密切,民进党与国民党乃至于无党籍参选人都在党内提名过程中面临如何摆平地方派系而天人交战。为求胜选,政党提名经常需要迁就地方派系,而地方派系也藉此绑架党纪,此次国民党在新竹县、云林县、嘉义县与花莲县参选过程之艰险,与派系利益凌驾党意而党中央又缺乏调和鼎鼐的能力和魄力不无关系。 

  根据过去的经验,一旦党内提名分裂,便会出现鹬蚌相争造成敌对阵营得利的结果,而此次选举国民党党内提名分裂除了出现在国民党基本盘较稳的新竹和花莲等地,参选人于提名不成后自行参选,还继续背着国民党的旗帜,以正蓝军的名义竞选。在在显示候选人即使违反党纪也不放弃争取执政优势和资源的机会主义心态,以及国民党地方派系组织利益认同高于理念认同的自利倾向。 

  此外,就此次县市长选举结果而言,总计有九位候选人获得连任,仅有一位连任失利,连任成功率高达九十%,充分印证美国政治学者唐斯(Anthony Downs)所主张的“现任者优势”定律。唐斯在《民主的经济理论》中指出,现任者能连任成功有二个理由:其一为除非选民能从挑战者找到更优于现任者的预期效益,否则选民宁可选择现任者。其二则为挑战者提不出让选民觉得优于现任者的利多政策,导致选民无从考核及评估其预期效益,为确保现有利益,选民只好选择现任者。 

  若据此观察四年前好不容易由绿转蓝,让北台湾得以展现一片蓝天的关键地区宜兰县,可以发现此次国民党虽然挟着执政优势,并且将宜兰视为一级战区部署重兵加强辅选,却因吕国华所提供的政策效益与宜兰选民的期待有所落差,因而导致连任失利。因此与其将国民党在宜兰的失败归因于宜兰人的“民进党情结”,不如检讨国民党的执政优势为何未能有效发挥。 

  整体而言,国民党在这次选举得票率微幅下降,而民进党则颇有起色。由于两党选票基本盘并未改变,而马团队在这一年多来的执政表现又迭受批评,因此此次双方席次未出现明显消长的现象,显示国民党仍然握有执政优势,并且仍是目前蓝营执政县市主流民意的优先选择。相对而言,台湾选民对于扁朝八年贪腐乱纪的不满情绪则持续存在,对于民进党的姑息逃避所引发的信心危机也没有太明显的改善。 

  因此在经历此次地方选举的洗礼之后,国民党与马政府进一步善用完全执政的优势,从杜绝贿选到选贤与能,大刀阔斧进行党内与国内政治改革,以不负选民期待,并为两岸民主制度建立标竿。至于民进党此次虽在宜兰获胜,然而在其他县市并未大幅突破,应切实在党内进行检讨与改革,才能彻底摆脱扁时代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