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蔡英文已喊出口号 能落实吗

http://www.CRNTT.com   2009-03-23 15:01:10  


蔡英文有能力将理念化成现实吗?
  中评社香港3月23日讯/台湾《中国时报》今天登出专栏作家顾尔德的文章“主席的口号怎么落实?”文章称:“理念与口号曾经帮助民进党兴起,但也曾限缩了民进党的发展性。如今,蔡英文主席提出‘包容性的本土’企图打开这个限缩,但她如何将这个理念化成具体、可以让选民感知到的政策或运动?”文章内容如下: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廿二日在中国时报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包容性的本土”观念。就理念层次而言,她认为,台湾这个移民社会需要以包容来体现多元;就策略面的考量而言,她认为在单一选区制之下,政党的包含性才能扩大支持力量。这个提法,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接受,但是怎么去体现它? 

  政治运动需要理念、口号,才能获得民众的注意,进而认同支持。“党外─民进党”的运动经验充分体现这点,先从“民主”、“反戒严”、“制衡”、“反独裁”、“反一党独大”,到“台湾人出头天”、“自决”、“主体性”、“本土”。基本上这些理念口号在约卅年间都一一实现了,也达到了扩大支持面,凝聚政治实力的效果。 

  不过,在李登辉执政期间,民进党也经历过几次重大选举挫败。主要原因在于,上述理念不少已藉李登辉之手实现,民进党不再具有这些口号的专利权。民进党在二○○○年“总统”大选胜出的原因,除了蔡英文主席已说过的“国民党分裂”,还包括:国民党的贪腐无能,“本土”派选民不信任李登辉的继任会持续推动土本化路线,以及候选人个人魅力问题等。 

  二○○○年的胜选,民进党并未提出超越之前的理念。公允地说,陈水扁是“党外─民进党”廿多年努力,再加上李登辉路线的收割者。民进党执政之后,要进行的工程应该是民主巩固与深化,此工程本身可达到的效果,也包含了建立更广而稳固的台湾认同。不过工程浩大,民进党并未准备好,在加上大小选举不断,为求巩固政权,民进党在理念口号上,企图从“本土”跨越到“台独”;在策略上则采取“割喉”、“切香肠”。 

  客观条件上,中国大陆崛起,台独立即可行性减少;主观上,民进党并未真正决心从事台独,只是做宣示、正名等形式工夫。民进党心态是美丽岛时代“法律边缘论”以及李登辉时代“踩红线”。不幸的是,前两者都有突破,而民进党政府反而被自己喊出的口号限缩。 

  一个理念口号,若一喊再喊,结果却一次次很狼狈失败,就不再是扩大支持基础的法宝;最后只能变成检验团体内部忠诚度的准绳──这也是民进党执政后期党内斗争激烈化的原因。民进党执政后期,如同二○○○年前夕的国民党政权,人民认知到其贪腐与无能,也注定民进党政权下台的命运。 

  理念与口号曾经帮助民进党兴起,但也曾限缩了民进党的发展性。如今,蔡英文主席提出“包容性的本土”企图打开这个限缩,但她如何将这个理念化成具体、可以让选民感知到的政策或运动? 

  例如,民进党要如何推动“反仇恨语言”的立法或运动?要如何规范自己党员?民进党如何具体表达对来自东南亚与中国大陆新移民的认同与协助(不能只要人家认同你,你却不认同人家),民进党怎么和“亲中分子”对话沟通(不能像民间国是会面变成一面倒的打马大会)?“包容性的本土”要变成具体的政治议程,而非只在空中响,如此才能真正“捍卫我们的“主权”、民主、自由,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