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孙立坚:中国应对危机的空间其实更广阔

http://www.CRNTT.com   2009-03-15 08:25:00  


温家宝日前在记者会上
  中评社北京3月15日讯/上海《东方早报》昨天登载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文章“中国应对危机的空间其实更广阔”,文章说,温家宝日前在记者会上的讲话至少向社会释放了几个重要信息……全文如下: 
  
  今年的全国“两会”已经正式闭幕了。3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做了长期的、困难的准备,我们预留了政策空间。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准备了应对更大困难的方案,并且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

  温总理这番斩钉截铁的话语,至少向社会释放了如下的几个重要信息: 

  首先,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大海啸充分揭示了世界经济失衡结构正在经历一场痛苦和较为漫长的调整。美国金融创新的滥用和由此带来的信用透支的泛滥,从表面上看它带动了美国庞大的消费,由此“支撑”了资源出口和商品出口的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实际上,却让世界经济失衡的格局在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下愈陷愈深。这一调整将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尽管中国政府今天手里有让全世界羡慕的“中国牌”,但决策者非常清醒地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以及为了优化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我们应该做好长期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

  其次,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不平衡让我们在这场全球金融大海啸中看到了改革的紧迫性和战胜困难的可行性。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由外向内”的转型,刺激内需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这反而让我们看到了开展社会保障和促进健康有序的金融创新活动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甚至,我们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发展不平衡都可能成为我们摆脱危机谋求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比欧美的应对危机的空间可能更广,它不仅仅只靠奥巴马所强调新能源技术来解救经济的低迷,而且可以通过缩小中国城乡差别的公共投资来消化危机给我们造成的严峻的产能过剩,也可以利用全球目前价廉物美的消费心理转变来发挥中国企业新一轮的多元化的贸易发展优势。总之,我们有充足的“弹药”,可以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产业振兴规划会出台,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不但不会消沉,反而会越来越重要。

  第三,今天金融危机的局势还处于严峻的流动性危机的状态下,市场自发的投资和消费能力都出现了明显的停滞状态。各国政府都在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力图通过输血型的干预方法来防治经济出现休克或硬着陆的风险。中国政府临危不惧的指挥能力最近得到了越来越多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赞扬,尤其是肯花钱,敢花钱,“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魄力,确实对容易造成信心消失的流动性危机的扩散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尽管中国人口基数大,市场经济实践的时间短,效果显现自然需要较多的时间,但是,政府努力的方向和战胜困难的信心都在对市场自身活力的复苏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目前,人们越来越开始关心政府支出的效率,越来越开始注意输血的强度和经济恢复的状况和程度。如果不能唤起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那么,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机会成本也变得越来越大,这里面不仅是货币代价,更重要的是信心维持的精神代价。最近,我们已经注意到中国政府注意财政支出的效率和质量,在4万亿的投资计划中,已经减少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了用于民生的公共投资。更多的制度改革,也已开始实施。

  当然,最后还应该强调的一点是,中国在今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刺激内需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经济的规模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面临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各种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政治利益的冲突,甚至中西文化的差异都会给我们摆脱危机带来各种各样无法预料的冲击,尽管如此,从温总理的上述讲话中,我们也能看出中国政府做好了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挑战,甚至准备好了化解无法预料的冲突的方法。总之,中国政府在努力改变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效率,不仅要让国内广大人民对政府克服危机所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充满信心,同舟共济,而且也要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心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坦荡胸怀。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