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凸显“理性”预期的重要性 | |
http://www.CRNTT.com 2008-10-18 17:42:24 |
中评社北京10月18日讯/《红网》今天登载作者马小龙的评论文章,他认为金融危机凸显“理性”预期的重要性。
与全球股市一路狂跌情形截然不同,美国救市方案的额度可谓扶摇直上,从7000亿美元上升至8500亿,前者未及尘埃落定,甚嚣尘上的言论中又紧接抛出10000亿美元的援救预算。然而究竟多少钱才能真正拯救美国惨淡的股市,美国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崩溃边缘的金融寡头们期许越多越好,在动荡不安时候一个“多”字也就构成了救市计划的唯一标准。 命悬一线之际,美国首笔救市款项2500亿投向了金融大鳄们。 对于发生变故的美国华尔街而言,祸端为何大约尚未构成眼下讨论的重点。因为大家普遍关心的是如何走出这片布满恐怖气息的“死亡”之地。直截了当地讲就是拿到救命与活命的财政款。政府大量收购受难的金融机构的资产,抛出巨额的货币。但暂时获得了周转资金和喘息时间的金融结构是否能够安然过关,其实也还是一个未知数。反观迄今为止所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以致大受牵连遭遇不测的经济领域,种种迹象表明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机构“缺钱”的问题,而是一个原本正常有序的经济链条的全然断裂。链条式的效应发挥出来之后便直接呈现出经济领域大规模,多环节的统一性瘫痪和失控。 面对经济各部门个环节统一性的瘫痪和失控,各国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纵然可以人为地修复断裂的具体环节使经济机器正常运作,笔者却发现,极力避免的本末倒置的现象却层出不穷。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援救者瞄准的似乎只是受灾表象中最明显的地方,而幷非将大量的注意力投放在原始故障的事发环节——房贷。 住房者无法按照约定正常支付房贷,那么与此相关的房贷机构,打包制作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银行,进而是世界范围内的债券的投资者,便都不会真正意义上进入正常的轨道。现有的金融机构从政府手里获得款项之后,依然需要用以后的利润来偿还,那么,只要故障源头即“房贷”的问题没有解决,“苟延残喘”的金融机构就将陷入“寅吃卯粮”的局面。 笔者以为,能够造成和出现今天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不仅仅是评论千夫所指的“美国消费模式”,而很大程度上缘于过高、过分乐观地估计经济的形势的心理预期。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固然刺激了经济,但也虚增了经济的泡沫,繁华景象背后素来伴随着的风险便伺机而动一步步凸显。政府与普通民众一致认为未来的经济会很好,能够为今天的花费买得起账。这是普通民众与政府一同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笔者以为,与其说美国眼下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演变为信贷危机,信任危机,倒不如说危机的始末是“预期”的作用。 预期中的经济的恶化与实体经济的恶化相比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政府的救市行动步步展开时,经济却依然遭遇惨淡形势,必定是公众的信心受到了大的创伤而不及恢复。 正如上述笔者所言,因为从政府到普通大众,从房贷机构到投资银行,从美国华尔街到巴黎、东京以至世界各地,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过分看好未来的经济,未来负重于现实之上,巨大的压力最终导致了现实不能承受之重。由乐观的“预期”酿下祸端,又有过分悲观的“预期”将现实步步拖累进难以自发的泥潭。 美国金融危机由此所有带给我们的教训之一或许就是预期需要理性,不能在过分的乐观和极度的悲观两端之间非此即彼的做跳跃性的选择,而应当尽最大可能的寻找两者的平衡点。当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的时候,无论政府还是普通民众都要“悲观”一点,给过分乐观的现实和头脑降降温,力求保持清醒和理智。相反,遭遇犹如眼下悲观的经济局面时,大家也应当多些信心和乐观,以便政府的行动可以真正发挥效果而不是被悲观的预期或者无所动抵消或减弱。 可是,如何在经济前景的“预期”中更富成效,仍是当前各个国家和政府,各国民众普遍困惑的问题。在现实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经济中,缺少信息的一方凭借感性预期往往会失之偏颇。因此,弱势地位上的普通民众希望政府可以部分程度上将信息传递出来——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但政府须在监控上力求信息的对称和平衡,以制度性的规定保障普通民众的利益。在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普通民众的理性决策之外,应当存在中间力量,譬如评估机构。 市场机制下可以提供中间力量生存的空间。中间组织的存在更以其公信力,不依附于政府、生产者任何一方,向普通民众传递正确和可供参考的信息。 今日这场全球范围内肆虐和蔓延的金融危机的“黎明”还有多远,只有指目以待。可是,缘于信息不对称下的预期剑走偏锋再次成为我们的惊醒。 [来源: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