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 |
中评智库:敌化建构下 两岸无和平 | |
http://www.CRNTT.com 2022-03-25 00:02:36 |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华民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联合国,且跻身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列。然而国内形势却日趋严峻,举国盼望的和平局面没有到来,盼来的是国共全面内战。历经三载即胜负已分,超出许多人的想象。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国民党军则一路溃败,最后于12月退守台湾。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台湾问题也由此产生。 不偏不倚地来看,中国实质分裂成两个敌对的政治实体,一个占据了广袤的大陆,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另一个败退到台湾,名字叫“中华民国”。在“台独”因素尚未形成干扰的时期,两者之间的博弈和斗争从未停歇,两边均宣称自己代表整个中国、领土和人民。一方面,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在两蒋时代念兹在兹地是要“光复大陆”;而另一方面,在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天天喊着“一定要解放台湾”。两岸争的是“文化正统”和“中国”的代表权。 但无论如何,那个时期的两岸维持着“两岸同属一中”的共识。双方在追求统一这一目标上是一致的,均主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中国”的认同和感情是一致的、明确的,双方的分歧无论多么严重,均认为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分歧,也就是说双方一方面政治上高度对立对抗,另一方面在“一个中国”和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认知上又高度契合。也正是在这个共识之下实现了八九十年代返乡探亲的开展和两岸经贸关系的重大突破,也是在这个共识之下实现了海基会和海协会的相继成立以及两岸两会的协商谈判以及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达成。虽然从总的角度来看,那个时期两岸互动建构的是一种“霍布斯文化”,维持的是一种敌对关系,但两岸均将对方视作同胞兄弟,两岸同为中国人的认知根深蒂固,与李、扁、蔡时期建构的霍布斯文化不可同日而语。 分裂后的两岸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台湾基本遵循了孙中山设计的五权宪法,在相当程度上应该属于威权模式的资本主义的制度,实现了经济腾飞和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而毋庸讳言,大陆的社会主义实践明显走了弯路,建国后陷入一场又一场的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当中,但天佑中华,在结束十年“文革”后,中国大陆终于选择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虽然两岸所取得的“成功”均无法“折服”对方归心于己,但很明显,台湾当局的“反攻大陆”和中国政府的“解放台湾”都已显得不合时宜了。随着美苏争霸的日趋激烈和地缘政治的客观要求,中美建交提上历史日程,两岸围绕“中国”代表权的斗争也一举扭转乾坤,1971年10月25日是第25个台湾光复纪念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2758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席位得到恢复而“中华民国”代表在全世界的众目睽睽之下被驱逐,无可名状的“挫败感”结合了对中共的“不共戴天”的“仇恨”成为那一代台湾人的集体记忆,此后的整个七十年代,一连串的挫败感和屈辱感成为台湾人悲情意识新的构材,也成为他们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当然,这种时代“创痛”也成为日后“台独”分裂势力经常消费的历史情结。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