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 
中评论坛:大变局下香港面临的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21-10-08 00:01:42  


 
  我认为促成这种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香港国安法》发挥了威慑的作用,对违反国安法的犯罪人员该查的查、该抓的抓、该判的判,整个香港社会趋向稳定。这种稳定持续一段时间后,我们看到在黑暴、疫情之中压抑了两年的广大市民,藉助奥运抒发了他们的心情,大家高兴、开心、尖叫、发泄。其次是适时的“派糖”,五千元消费券对于基层市民是一笔“意外收入”,格外高兴。假如在两年前举办奥运、两年前派消费券,很难想像有今天这种气氛。

  特区政府的管治风格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港府8月2号宣布,所有政府雇员、医院管理局员工、安老和残疾人士院舍员工,以及中小学、幼稚园和特殊学校员工都必须接种新冠疫苗,否则要自费定期接受病毒检测。特区政府在抗疫方面被坊间批评不作为,特别在推动全民接种疫苗方面表现畏首畏尾,这个决定却令人眼前一亮。我一个月前在《大公报》专栏呼吁港府学习法国马克龙当局推行强制打疫苗的做法,现在特区政府真的这么做了。

  特区政府正在“作为”起来,也可能与不久前的人事变动有关,李家超和邓炳强分别升任政务司司长和保安局局长,为公务员队伍特别是管治团队带来了动力,原来的特区政府班子予人感觉各自为政,现在看起来有点队形了。

  这些变化是一个好的趋势,是今天我们应该看到的积极一面,事实证明一点,香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黑暴和疫情的双重打击,但社会各方面的恢复好转可能比我们想像的更快,关键是要朝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情。当然,危机仍然存在,7月1日的刺警案就是一个危机警号,有些人仍然不死心,日后“孤狼式”的袭击可能还会发生,人心回归更是任重道远的复杂工程,但我们不要看得太“灰”,因为香港各方面的基础还在。

  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把社会气氛的改善,转化成社会信心的重建。必须承认,社会上有不少人对于未来缺乏信心,而没有信心就没有未来。当务之急,一是希望特首十月份的施政报告回应市民诉求,提出实实在在的措施纾民困、宽民心、促发展。二是透过即将展开的三场重要选举,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选出贤与能,让广大市民看到新的变化、新的希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