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智库:中美需与时代共存的准则

http://www.CRNTT.com   2020-06-20 00:03:29  


审核任何事件的合法性或合理性,需要从该时代共识的准则(指导方针)来进行。
  中评社香港6月20日电/美国纽约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国际法学者熊玠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发表专文《拜读“傅莹对话基辛格”后之心得与感言》。作者认为:“关于中美之间是否会有战争爆发的可能,傅莹与基辛格都认为不太可能。傅莹的理由是经济全球化。基辛格虽然认为目前世界大国之间相互作战的可能性不大,但担忧风险犹存。关于此问题,我觉得有两个在理论上很重要的观点,应该明确提出:其一是今日大国间如有战争,一定会牵涉到最后动用核武器。国际问题专家在研究‘吓阻’问题上,指出在冷战期间用核武器吓阻已有100% 的成功率。而19世纪传统武器时代,吓阻只有38% 的成功率。所以,由于核武器战争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故在中美两国同样拥有核武器的状况下,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应该是几近于零。”文章内容如下:

  有友人传来一篇命名为《(重磅) 傅莹对话基辛格:中美最大分歧点究竟是什么?》的文字记录,希望我在阅读后能给他一点心得与感言。傅莹女士乃中国外交界耆宿,曾任驻法大使,现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也是协助美国对华开放最有力的功臣)的对话,其权威性的分量,是无法用言词形容的。以下是根据我对这位朋友的回应稍加整理而成的拙文。

  一、美国人焦虑感的由来

  这次对话(下称“傅、基对话”)的内容,虽然是以中美关系为主轴,但由此辐射而出的若干点,牵涉到较为更广阔的范围。譬如中美在文化上的差异、两国各自的外交传统与看法以及全球格局的演变等。

  我只能选择其中几点,加以讨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