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疫下国际格局的变与不变

http://www.CRNTT.com   2020-06-07 00:03:08  


 
  四、此次疫情对中国外交的启示

  其一,此次疫情可以看做是当今时代的一种良性启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全球化的大变局时代为中国的治理体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此时更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明确中国外交的根本方向是为办好自己的事,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加强战略定力和心态,才能捍卫好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正当发展权利。

  其二,疫情全球大流行体现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各国抗疫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地彰显这一精神。尽管个别西方政客时常发出不和谐的杂音,但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还是主流。例如,中美医学界自2月以来专业化合作与沟通从未中断。由此,中国外交应继续坚定不移地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指导,树立“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思想,加强国际防疫合作,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

  其三,尽管当前中美关系面临下行压力,但是在美国学术机构、大学、智库、民间、地方等层面,还是有很多的空间是可以推动的,在美国仍有不少理性的人士,他们反对极端鹰派的反华立场,主张中美应该合作。因此我们还是要多做工作,以坚定、理性、务实、合作的态度赢得这些“中间派”、“理性派”的支持,共同致力于推动中美共同防疫,避免中美全面滑向新冷战,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发展。

  其四,应在国际上通过“疫情外交”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当前应鼓励并推动科研院校、智库和社会团体加强对外抗疫学术交流,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掌握话语权,积极设置议题,团结国际社会多数进步力量,推动国际社会形成合作抗疫的氛围和共识,有力回击少数西方国家和政客污名化中国的图谋,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

  其五,面对疫情带来的全球单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不断上升,应不断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和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培育和营造具有大国心态的国民和理性健康的舆论环境,从而夯实中外友谊的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