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两岸关系会否“极限爆炸”?

http://www.CRNTT.com   2020-05-08 00:14:00  


 
  尽管如此,大陆方面并没有放弃和平统一的努力,仍然对和平统一展现出极大的自信和定力。习近平在2019年1月2日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亲望亲好,中国人要帮中国人。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将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和平统一之后,台湾将永保太平,民众将安居乐业。有强大祖国做依靠,台湾同胞的民生福祉会更好,发展空间会更大,在国际上腰杆会更硬、底气会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严。”⑩习近平的两岸融合发展主张并非仅仅一句口号,而是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路线图”:他说“我们要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可以率先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要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分享,支持两岸邻近或条件相当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⑪事实证明,大陆方面的耐心和坚持使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艰难之中仍然得以继续前行,两岸人民的利益需求得到极大的维护。三年多来,两岸人员往来依然热络,两岸经贸关系不仅没有中断,贸易额还是有增无减,台湾方面继续从大陆获取大量贸易顺差。

  相对于大陆领导人的自信和定力,大陆民众面对民进党当局层出不穷的“台独边缘政策”明显缺乏自信和定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在遭遇极限挑战。“2016年民进党重新执政以来,大陆民间出现了‘武力统一’的声音,也有人对两岸关系能否继续和平发展产生疑虑心理,还有人基于香港地区在实践‘一国两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与坚持‘一国两制’的关系问题,产生了一些模糊的认识。”⑫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确让大陆各界重新反思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行问题。作为专业从事台湾研究的学者,近年来我们强烈感受到来自大陆民间社会的舆论压力已经越来越大,要求采取“非和平解决”的断然措施解决台湾问题的呼声此起彼伏,显见大陆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更加不足了。

  四、中国政府面对极限挑战的对策再认识

  对于未来四年两岸关系发生“极限爆炸”的忧虑,不仅来自中国大陆民间社会,台湾方面示警的声音也是接连不断,这样的示警甚至来自民进党当局体制内的智库。“目前两岸民粹对抗非常高涨,而且越来越高涨。”⑬“所谓‘两岸关系回不去’、‘等大陆疫情或两会过后将处理台湾’或各界熟悉的武统论传闻,纷纷漫淹于对岸网络。”⑭民进党当局采取的“去中国化”教育、“渐进台独”等“台独边缘政策”,美国当局利用台湾问题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中国大陆内部激昂的民众情绪,都有可能在未来四年引发一场严重的危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最终完全统一,本来就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一旦时机成熟或是出现了《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的采取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情况,相信中央政府一定会采取果断措施。

  台湾问题极其敏感而且复杂,一般的民众甚至专家学者能够掌握的信息都极其有限。我们既不能排除未来四年可能出现的“极限爆炸”危险,也要从全面和战略的高度去把握好两岸关系的节奏和方向。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台湾当局、美国政府还是中国政府,面对日益危险的台海局势,都存在“避险”的动机和条件。我认为大陆方面在台湾问题上之所以在各种压力下仍能够表现出极大的克制和耐心,既与大陆方面在台湾问题上的控制能力提升有关,也与我们对两岸政治关系的认知深化有关。一如刘相平的分析:“大陆将不再将台湾海峡看成‘楚河汉界’,也不再采用‘将军’的方法来处理两岸关系,而是将两岸放在一张围棋棋盘上,以自己为主,谋势取势,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⑮中国大陆目前的包容与克制,既与民进党当局尚未正式改变台湾内部有关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法理规定有关,也与中国大陆自身综合实力增长、两岸之间的利益联结已更加紧密有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对台湾问题的把握和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了。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变得更加自信、更有定力,处理台湾问题更加从容,更加精准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