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观察台湾变化 可用长时段理论

http://www.CRNTT.com   2017-03-28 00:10:17  


 
  (二)冷战时期亚太战略格局的结构性调整形成了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基础

  在1970年代,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推动美国的对华政策、台海政策再次做出重大的调整。在19世纪60年代末,美国面临了国际、国内的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苏联快速增长的军事实力,美国需要增强在全球范围内的联合抗苏态势。同时,中苏边境爆发了珍宝岛冲突,中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尼克森总统的“联华抗苏”战略构想逐步成型。随着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改变,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也发生改变。1972年2月,尼克森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公报》。在公报中,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9年1月,中美两国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美方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1982年8月,中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声明“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美国政府理解并欣赏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中所表明的中国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准,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与此同时,1979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以国内法的形式,“指导往后的美台关系。因应美台双方交流无法以‘国际条约’来规范,而以美国国内法形式制定,规范美国政府(对国际无效力)”⑥。

  应该看到,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结构性变化以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促使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做出了积极重大的调整,中美关系也向好的态势发展。这些变化构成了美国“一个中国政策”出台的基础。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亚太战略格局的因素,使得中美关系无法回到二战结束时的中美同盟关系,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做出了积极但是有限度的改变。美国在建立加强与中国关系的同时,还留了一手,埋有伏笔。从此,“一个中国政策”、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与台湾关系法,形成了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框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