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习近平对台思想的原创性

http://www.CRNTT.com   2017-03-01 00:02:25  


 
  一是为两岸融合发展、共圆中国梦奠定社会基础。随着大陆的发展进步和两岸经贸交流的扩大,有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到大陆投资,抢占市场先机,也有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到大陆来学习、工作和生活。习近平也提出了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共圆中国梦的论述。当把大陆普通民众作为两岸关系的重要参与者,那么两岸融合发展、共圆中国梦就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是确立了两岸同胞的共同主体地位。将大陆民众确立为两岸关系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之后,两岸关系就不仅是两岸公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也不仅是大陆政府和台湾民众之间的关系,还有大陆民众与台湾民众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提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两岸同胞从来都是命运相连、荣辱与共的”,“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观念体现了两岸同胞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的主体性,使两岸同胞共为主体,在主体性上实现连接,成为两岸关系的主人。这就破除了岛内“台独”和“独台”势力的“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②习近平始终强调两岸同胞是一个整体。2016年11月1日会见洪秀柱时,习近平表示,“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

  为两岸交流确立了“情感原则”

  大陆一直非常注重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为此大陆坚持以人为本,为台湾同胞多办好事、多办实事,让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增进福祉。2008年以后,大陆更是不断推出惠台让利措施,让台湾民众分享两岸和平红利。在一定意义上讲,大陆对台湾同胞的手足亲情,主要体现为惠台让利。但是事实证明,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及其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幽曲的过程,仅仅靠惠台让利并不能完全解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两岸之间不仅要有物质交流,更要有心灵沟通,要通过心灵沟通拉近心理距离。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会见连战一行时提出,“熨平心理创伤需要亲情,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真情,我们有耐心,更有信心。亲情不仅能疗伤止痛、化解心结,而且能实现心灵契合。”2015年5月4日会见朱立伦时,习近平指出,“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另外,习近平还多次表示,两岸“要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不断增进理解”,“我们愿意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