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分析:新南向政策真能拯救台湾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16-08-15 00:15:08  


民进党“立委”近日组团前往新南向政策规划中的重镇印尼,为蔡政府新南向政策担任外贸尖兵(中评社 资料图)
 
  然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假议题。第一点而言,新南向的市场固然很广阔,但台湾就一定能够熟悉市场、打进市场并赢得市场吗?恐怕太过乐观。就以“新南向”中新增的南亚各国来讲,政府缺乏效率、经济风险较大、基础设施落后、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而且与台湾文化相异、语言不通,现实台湾也没有足够的人才能够帮助企业进军南亚。在客观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政府一句口号就让企业进军,难道企业家会让自己的血汗付诸东流吗?

  第二,近两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形势下,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势头已经放缓,从过去高速增长到进入年增长6%—7%的新常态,这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常现象。对比全球,大陆的经济增长率依然远远超过其他各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与动力依然还在,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还在。东南亚及南亚的国家会有这么高的经济增长率,会有足够的发展机遇提供给台湾企业?

  第三,近年来大陆劳动力的工资待遇上调,确实使台商在大陆的经营成本增加,也因此在2010年之后出现部份台商转向东南亚投资设厂。因为台商过去较为集中在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总量早已成倍增长,部份省份如广东、江苏的GDP总量甚至已经超过台湾,产业发展必定会转型升级,劳动力的薪资上涨属正常现象。但大陆幅员辽阔,中西部仍是廉价劳动力充沛的地区,台商自会思考是否进一步西进扎根大陆。而且薪资上涨相对应会带来购买力提升,对于台商也是利好。

  这样分析,其实推进新南向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意义。因为蔡政府对于大陆始终心存疑虑,对于马政府时期与大陆的经济交流动辄扣上“倾中卖台”的红帽子,在其执政后当然要凸显与前朝的差别,因此藉以“新南向”增进与东南亚及印度等国的关系,降低对大陆的依存度来分散风险。但这一点是蔡政府就可以做主的吗?在日前举行的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中,就有台湾学者明确指出企业的市场敏感度一定超过政府,如果大陆市场存在很大风险,不用等政府分散风险企业自然会离开,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企业仍然愿意在大陆发展深耕,说明大陆市场并不是蔡政府所讲的那样充满风险。此时力推新南向,恐怕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意放弃已有基础而去另外开疆辟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