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郭震远论更有效引导两岸文化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16-03-29 00:24:35  


 
  对于两岸交流的各个领域,定位问题,即对两岸关系的定性问题,都是能否实现机制化的关键因素。与两岸经贸交流、人员往来等比较,两岸文化交流定位问题对于其机制化的影响力尤为突出。两岸文化交流机制化明显滞后于两岸经贸交流、人员往来的机制化固然有多个原因,但基本的原因在于,两岸文化交流的定位,或者是同一文化内部的交流,或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两者之间非此即彼,基本上没有可以妥协的余地。而两岸经贸交流的不同定位,则相对较容易妥协,例如,定位为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交流。在两岸关系新的历史节点上,两岸文化交流的定位问题,将更为突出。两岸关系如进入新对抗,两岸文化交流的机制化将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2、重视并有效处理两岸文化差异问题

  尽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同属一个民族,特别是同属一个国家,两岸文化交流是同一文化的内部交流,但由于长时间隔绝,实际上两岸文化已经存在一些差异。语言、文字、历史观、社会心态等等,都已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视而不见。但迄今,甚至在今后较长时期中,这些差异都只是整体中国文化中的不同地域文化的表现,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不同文化的表现。

  两岸文化差异的出现和保持,是两岸长期隔绝,而恢复交流时间又过于短促的必然结果。这表现了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但是,两岸文化差异的出现和保持,有十分重要的人为影响。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人为影响还是更重要的。两岸长期隔绝就是人为造成的,而更重要的是,在长期隔绝中,人为影响大为强化了两岸社会心态的疏离感,大为增加了两岸历史观的差别等等。在1949年到1988年的两岸对抗时期,两岸经历了四十年的完全隔绝,而且台湾方面长期推行的反共教育,在台湾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反共、恐共社会心态,至今仍有重大影响,是两岸文化重要差异之一。1988年到2008年的二十年中,在台湾相继执政的李登辉、陈水扁,大力推行“台独”路线,大肆宣扬“台独史观”和“台湾主体意识”,大搞“去中国化”,导致台湾社会民粹泛滥,“台独”泛滥,形成两岸文化重要差异。

  对于客观存在的两岸文化差异,不可视而不见,而应通过持续扩大两岸文化交流予以有效消除。由于长期隔绝而导致的两岸文化差异,通过持续交流自然可以得到有效消除。例如,两岸的语言、文字近年来已有明显趋同;至于人为影响制造的两岸文化差异,其消除将更为困难,但也只有更加坚持扩大两岸文化交流,消除误解、增进信任,才能最终有效消除。在两岸关系面临新的历史节点的时刻,通过持续扩大两岸文化交流,有效消除两岸文化差异,特别是消除人为影响形成的文化差异,将至为重要。

  3、关于深刻认识与正确处理,两岸文化交流与祖国统一进程关系的问题

  近年来,在两岸文化交流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探讨两岸文化交流与祖国统一进程的关系。这是两岸文化交流深化的表现,也是这种深化的需要。但迄今,相关探讨可以说基本上停留于感性认识层次,而缺乏理性的深刻分析,亟待进一步深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