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两会热话:“双创”助力经济增长、结构转型

http://www.CRNTT.com   2016-03-16 00:10:49  


 
  因此张传卫建议,有关部门应出台具体税法,给企业和投资人减负,激发市场投资活力。

  “双创”还需头脑冷静、社会宽容

   “创新创业要有热情,但也要冷静思考。”全国政协委员王智彪说,“地方政府也要防止一哄而上、拔苗助长,要切实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扶持机制。”在他看来,“双创”诚然是拉动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好事,但是如果被当成一项政绩工程强推,导致大量创业者对风险预期不足导致创业失败,“双创”就事与愿违了。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今年两会发言时更直言,大众创业不是人人创业,不是每一名大学毕业生都要创业。“有人会以比尔·盖茨来举例,但是他在创业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征求了家长、朋友的意见。”

  除了要求创业者要有冷静的头脑和精准的眼光,社会大环境对创业者的宽容亦必不可少。

  “创新和创业都是对未知的探索,风险很大、失败率较高。加上我国传统文化偏于中庸保守,创新创业的氛围并不是很理想。”全国政协委员赵韩建议,要从教育和宣传上入手,营造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更要加大对创业创新人员失败保障机制建设,从国家层面着手,探索建立社会保险创业创新专项救助机制,使更多的人敢于创新创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也表示,在衡量“双创”质量的时候不能简单以成败论英雄,要从创新理念、创新能力、项目本身三个方面考量。我们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的评价衡量“双创”质量的机制,还要有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

  中国已经经历了30年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经济体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充分利用了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之后,面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越来越需要把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由成本优势转向科技创新。然而可喜的是,中国的经济繁荣不仅为社会积累了数额庞大的国家及民间资本,也培养了一批具有市场眼光的高素质人才。有了各级政府的倡导、民间资本的融入和劳动力的素质保障,“双创”未来成果可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