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专论:印度外交政策对区域经济合作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16-03-08 00:24:21  


 
  不结盟运动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过程中,为了寻求发展空间而提出的一种外交策略。近些年来印度为了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逐步地修改了自己的不结盟政策,试图与世界其他国家组建国外交同盟,共同申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说明印度已经意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拓展更大的外交空间,悄然修改甚至放弃传统的不结盟政策。不过,正如我们所分析的那样,印度要想发展本国经济,建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必须改变相对保守封闭的经济政策,敞开大门,让更多国家和印度保持密切经贸往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立自由贸易区做好铺垫,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印度在南亚次大陆建立分工明确的自由贸易区创造良好的条件。

  现在印度对中国保持戒心,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缺乏应有兴趣,对于中国与南亚其他国家比如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尼泊尔发展经贸关系持谨慎态度,害怕中国强化在南亚地区的商业存在。正是这种高度的戒备和防范心理,使得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开展更加密切的经济合作。不论是中国总理访问印度还是印度总理访问中国,都希望加强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但是迄今为止,中国与印度关于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始终无法提上议事日程。说到底,印度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已经成为印度的一张名片,成为印度的脸面。印度不愿意同中国携手发展经济,并且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当印度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中国的时候,印度新闻媒体欢呼声一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印度国内绝大多数人对中国的复杂情绪,反映出中印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现在印度总理雄心勃勃,企望在自己的任期内,改变印度的经济结构,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印度人民的生活。不过,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印度经济增长率之所以超越中国,除了经济基数之外,统计口径的不同也是重要原因。到现在为止,印度仍然缺乏全国性的长远经济发展规划,印度总理提出的各项发展指标,能否在自己的任期内初步实现,人们还需拭目以待。

  笔者之所以关注不结盟运动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是因为绝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部分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强调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把政治和经济区分开来,试图通过加强经济方面的正常往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如果不考虑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环境,不考虑一个国家的政治外交政策,那么,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然会处处碰壁。中国在非洲和印度的遭遇,从一个侧面说明,如果只关心经济方面的合作,而没有仔细研究合作伙伴国的政治外交政策,那么,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非常大的麻烦。

  讨论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不是批评印度过去所倡导的一系列外交主张,而是希望投资者充分意识到,印度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不结盟外交政策可能是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印度来说,如何处理政治经济外交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坚持不结盟外交政策的基础之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是摆在印度领导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