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北大专家: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几率较大 | |
http://www.CRNTT.com 2016-01-25 11:14:24 |
以下笔者将使用供给面分析框架讨论“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主要成因,并对各个因素的未来演变趋势及其影响进行预测,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会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做出判断。 (一)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可通过不同渠道作用于经济增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给定其他因素不变,抚养比的下降有助于人均产出的提高。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最近一两年中国的抚养比持续走低,成为同时期人均产出增长的助力之一。随着婴儿潮世代逐渐步入老年期以及预期寿命的延长,中国社会将不可避免地演变为老龄社会,抚养比已进入不可逆转的上升通道,生育政策的放松也无法扭转这一大趋势,这无疑增大了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几率。 (二)物质资本积累。 中国逾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物质资本积累实现的。根据经济学家彭文生的测算,物质资本积累为1992~2007年间中国实际GDP增长贡献了4个百分点。中国的资本形成主要依靠本国储蓄而非外债,因此更具可持续性。目前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仍存较大距离,不少学者据此认为中国仍有通过进一步资本深化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空间。 笔者对此表示怀疑。从长期看,资本边际产出递减是颠扑不破的规律,艾肯格林明确指出,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的国家更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从短期看,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一系列“摩擦”严重妨碍了资本配置的效率,形成了一部分行业(企业)“融资难”和一部分行业(企业)“重复投资”、“产能过剩”并存的独特局面,在此情况下通过加大投资为经济增长提速很可能得不偿失。2009年“4万亿元”刺激政策留下的诸多后遗症,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 (三)全要素生产率。 彭文生、朱晓东等均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TFP的进步,因此克鲁格曼对东亚增长模式的批评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一系列因素促成了中国TFP的进步,此处笔者想强调两点: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