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分析:莫让“民粹对冲”破坏两岸互信基础

http://www.CRNTT.com   2016-01-23 00:08:15  


大陆网友攻占了三立新闻的脸书主页。
  中评社香港1月23日电(作者 束沐)“周子瑜事件”余音犹存,近日,大陆某“贴吧”网民自发“攻占”台媒脸书页面的新闻,再一次登上了两岸各大网络媒体版面的显着位置。这一系列不寻常的现象,将对今后两岸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与重视。

  长期以来,综艺界扮演着两岸关系中“和平非战区”与“合作示范区”的角色。不管是流行音乐、电视节目,还是合拍影视剧,大陆与台湾的文艺工作者优势互补、博采众长、交流互鉴,共同制作的文化产品受到两岸同胞尤其是广大青年群体的热捧与好评,两岸文娱明星更是早已不分彼此。这充分说明,两岸携手合作不仅能够创造更丰富的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还能够共同把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紧密结合、发扬光大。然而,正是由于近年来网络民粹的异军突起,才将这片“非战区”卷入到无谓争吵与政治风暴之中。

  两岸网民的“蜜月期”与“亚文化”

  事实上,两岸之间既有的政治分歧客观存在,再加上两岸民众了解彼此社会情况与民心动态的信息渠道不够客观全面,尤其是台湾一些媒体擅长将大陆“妖魔化”、“政治化”,致使以两岸青年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两岸网络民意,时常处于“对峙”状态,但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背景下,这种“对峙”本不具有什么挑战两岸关系大局的能量。特别是2008年后,陆客、陆生相继入台,大陆的网络社会一度刮起“太平洋的风”,充满“小清新”风格的“宝岛热”在大陆年轻人中颇为流行。

  然而,这段“蜜月期”来得快,去的也快。一方面,岛内“天然独”世代登上历史舞台,“太阳花”与“反课纲”相继让不少本来对台湾有正面印象的大陆年轻人感到疑惑与失望,另一方面,诸如“茶叶蛋”等只言片语与个别事件,经过网络空间的反覆加工、放大,加深了两岸民众之间的偏见。其本质是网络的“亚文化”,使得某些事物被“莫名其妙”地赋予“莫名其妙”的意涵,进而触动网民集体狂欢的兴奋点。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