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国企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市场化

http://www.CRNTT.com   2015-06-11 06:56:44  


国企改革的实质应该是解决国有经济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通过改革建成一个最有利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率的市场体系。
  中评社北京6月11日电/6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确定了国企改革的大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财经评论人周子勋文章表示,在近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力量得到了壮大,对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对市场资源的配置比过去更能发挥影响。

  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抗风险能力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也应该看到,一定程度上,在集团利益固化的背景下,之前的很多改革只能“零敲碎打”来推进。

  在中央层面,以央企兼并重组为代表的国企改革拉开了新的序幕。国家大力推动国企合并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减少国企数量;二是着眼于“走出去”。从李克强总理关于“产业输出”的说法来看,后者更为政府所看重。在地方层面,目前已有北京 、上海 、广东等20多个省市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其中近半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和目标。

  文章指出,国企改革的实质应该是解决国有经济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通过改革建成一个最有利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率的市场体系。其外在表现,首先是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其次是市场放开。

  文章分析,就目前来看,国企改革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国企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国企本身的竞争力,还是为了市场化改革?从目前情况看,决策部门推动改革的最大目的是试图解决国企市场竞争能力不足,或者在海外市场相互恶性竞争的问题。如果如此,本轮国企改革应该是偏重于“功能性”的改革,离建立市场化机制的要求恐怕还有一定距离。

  第二,国企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当前对国有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的看法有“四论”:一是“命门论”,即国有经济是“命门”;二是“基础论”,即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三是“加强论”,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四是“防流失论”,不能在改革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因此有人认为,国企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强化国有经济的支柱性地位。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实现两个最终目标:一是使国有资产实现持续的增值,充实广义的政府财力;二是推动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最终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系。

  做强国企并不等于继续单纯地做大国企规模,实际上,收缩规模、提高资产质量、转换国有资产形式,也是做强国企的重要方式。国企改革更重要的任务是配合市场化改革,如果国企改革不能给市场化进程带来好处,那么改革的方向就值得商榷。

  第三,国企应该如何改革?有学者认为,当前国企已经部分“异化”为局部人的利益集团。中央巡视组对国企的巡视也证实了这一点。

  但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体制性的—正是由于国企体制,国有企业才变成了谁都想咬一口的“唐僧肉”,成为利益输送的源头。对于“异化”严重的国企,现有的改革方案能否治病救急?

  第四,国企改革的思路是什么?从中长期看,国企改革应该坚定地推动市场化进程,政府从利益市场中逐步退出。但目前,从管企业到管资产的国有资本运营改革进展缓慢。表面是由于制度设计和操作难度较大,但真正的难点还是国有资本投资管理权之争。

  文章认为,在下阶段国企改革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加强金融支持国企改革的力度,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的门槛与成本;二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民资参与改革可以通过进入董事会的方式获得发言权;三是强化市场机制对国企改革的约束,既要让改革有足够的吸引力,又要避免利益输送与国有资产流失。

  此外,对于那些涉及公共利益的项目,还需要保证改制后的企业能够按照合理的价格提供充足的公共品,不能因改革令公共利益蒙受损失。

  总之,国企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市场化改革。正如经济学家钟伟教授所言,现在围绕国企改革的花样太多,真东西太少。如果国企改革一不卖股权,二不开放市场垄断,三不改善公司治理,那么这些所谓的改革,就有可能沦为不让市场机制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