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资本市场是中国制造驱动力

http://www.CRNTT.com   2015-06-10 07:34:38  


 
  对于已经上市或在三板的企业来讲,已经具有融资渠道和能力,可以通过针对工业4.0领域的创新获得较好的估值,并利用增发等手段获得扩展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还可以借助自己对工业4.0的深入理解,收购一些可以满足自己未来竞争优势的创新企业。实际上,这也是资本驱动力在工业革命以来的重要作用,在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英国的伦敦交易所就一直扮演重要作用,可以认为,资本市场一直与工业革命并存,相互促进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工业4.0时代的机会不仅仅属于已经上市的企业,一些有野心的企业家可能拥有更大的机会,那就是开创一个新领域的机会。如同当时个人电脑产生的初期,传统的诸如IBM是无法想象个人电脑在人类社会的广泛存在,因此也就错过了提供个人软件或部件的机会。当时拥有远见的年轻人比尔•盖茨投身个人软件领域,成为IT时代的翘楚,也不过是在20多年前发生的创业故事。

  在工业4.0领域,肯定会产生一些跟传统工厂不同的价值创造体系。通过生产制造的确可以产生价值,但在可能的未来,也许会在服务互联网产生一些工业4.0企业,这种企业多半不会是诸如百度、阿里和腾讯一类的互联网企业,它可能会对生产制造有很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理解消费互联网在新工业价值生态中的定位,从而改变工业4.0时代的竞争规则,这样的企业家肯定会出现。

  中国制造的工业4.0挑战与机会

  文章指出,中国制造业在近三十年发展迅速,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一极。但是,在中低端为主的中国制造转向中高端为主的中国创造过程中,中国企业家遇见的困难大大超出了想象。事实上,从工业革命的历史来看,人口红利的确可以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便利,但仅仅依赖人口红利,显然无法促进其产业升级换代。

  毫无疑问,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挑战,它们所能够获得发展机会也许要远远大于其挑战。中国庞大的市场机会是我们发展的最大优势。走在工业4.0前沿的德国,其领土面积不过相当于两个广东 ,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高,而中国领土面积就与整个欧洲近乎等同,内部市场就足以支持经济快速发展。作为一个“洲际”市场,加之“一带一路”所覆盖的地区,中国的市场有着非常大的增长空间,才有现在拿“市场换技术”的优势。

  但要清醒地意识到,当产业的触角伸向国外,仅仅依靠庞大的市场是不够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有核心技术支撑。所以,可以认为,“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带一路”为中国制造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而中国制造为“一带一路”提供了可变现的价值。

  不仅如此,中国制造要实现弯道超车,必须通过创新思维,把劣势变为优势。从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来看,总体表现为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不高,这些不足可能还会发展成为一个优势。弯道超车是存在的,至少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中国制造业大多数停留在工业2.0的阶段,甚至有一些还停留在工业1.0的范畴。我们有机会在前瞻性地看到工业4.0的发展方向后,夯实基础,借鉴国外工业发展的经验,快速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