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集散制造成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关键一步

http://www.CRNTT.com   2014-12-01 09:18:23  


 
  加快中国集散制造发展的几点建议

  文章提出,(一)积极推动集散制造模式的理论探讨

  任何一种新型制造理论的落地生根,都需要不断完善升级并适应当时的产业现状,集散制造亦如此。持续推进集散制造理论研究,必须探寻符合中国特色的集散制造模式和技术手段。建议从生产、管理、组织、信息、营销等多方面入手,进行集散制造模式的研究设计,在宏观上调控、微观上指导,不断完善优化,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集散制造模式。

  (二)加强云平台整合,提升对接制造设计资源、客户需求的能力

  云平台是集散制造“集成—分散”过程的重要技术环节,必须发挥好云平台整合资源和需求的作用。一是逐步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云平台,使其能够无障碍地在平台上表达个性化定制需求,提高体验满意度。二是合理配置中小企业制造主体的制造资源和设计资源,优化分工协作效率。三是对独立的第三方设计师在云平台发布设计资源给予一定的政策激励,包括减少甚至取消发布费用,提供技术培训等。

  (三)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

  集散制造意味着制造企业应将主要资源从价值链的生产环节逐渐转向产品研发设计环节,企业差异化服务水平变得至关重要。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一是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服务,以个性化定制需求为中心,使客户能够参与产品设计、定制生产、用户体验和意见反馈的全产品生产过程,提升客户满意度。二是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培育企业品牌,逐步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三是积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促进定制生产等模式的创新发展,为集散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快3D打印技术突破

  3D打印技术作为中国集散制造模式的突破口,是集散制造环节的重要支撑,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集散制造的实现时间。要加快3D打印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提升3D打印速度、效率和精度,研发配套支持软件,研究新型工艺方法,提高成品的表面质量、力学和物理性能,以实现直接面向产品的制造。二是研发更加多样的可替代的3D打印材料,比如,智能材料、纳米材料、非均质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提升产品的兼容性。三是在3D打印成本控制、体积小型化、桌面化、操作简易化、设计制造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坚,使其更加适应分布式生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