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在调整阵痛中尽快适应经济增长新常态

http://www.CRNTT.com   2014-05-15 08:37:54  


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换挡期”,要改变惯有的高速增长心态,接受中速增长新常态,看来还有不会太短的适应过程。
  中评社北京5月15日讯/国家领导人近期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表述,令外界进一步确认了中国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时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上海证券报发表财经评论人周子勋文章称,“新常态”这个概念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尽管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但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视作危机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也呈现出“新常态”——经历了30余年接近10%的平均增长后,转向结构性减速。

  那么,中国经济“新常态”到底有些什么特点呢?有学者归纳了这样几点:经济增速比过去10多年有所降低,但与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推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主要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多元化创新;经济结构也将会发生新变化,比如,服务业比重或超过第二产业,投资比重达到峰值并缓慢降低。

  文章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体现在多个方面:市场层面,除了一季度经济数据所反映的工业增长、外贸数据不好外,一些产业也面临很大压力,尤其是房地产终端市场遇冷开始向上游传导。金融运行层面,尽管一季度存款增长同比少增1.39万亿,可贷款增长同比多增2592亿,而社会融资规模上年同期少5612亿,显示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在下降。在传统资金宽松的3月末,一般贷款利率水平竟比资金紧张的去年12月还要高,足以证明实体经济正遭遇越来越大的融资压力,这对杠杆率去年已达109.6%的企业部门无疑是难以承受之重。

  除了整体经济上的压力,在有效的政策调整上也面临巨大压力。现在看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挑战主要体现在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财政金融风险有可能增大四个方面。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