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高度警惕被遮蔽的通货紧缩压力

http://www.CRNTT.com   2014-04-23 08:34:03  


  中评社北京4月23日讯/在刚刚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反映中国经济面临投资、消费、进出口全面承压的严峻态势。金融货币数据同样也不容乐观,再加上PPI持续的负增长,让人不得不担忧:中国是否已经出现、或者将要出现通货紧缩?

  上海证券报发表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潘正彦文章分析,首先,PPI持续负值反映总需求不足问题日益严重,通货紧缩预期上升。3月PPI达到-2.3%,跌幅较2月继续扩大0.3个百分点。这是PPI连续第25个月呈负值了。作为最敏感、最直接反映整体经济需求的指标,PPI比其他指标更能反映实际经济的需求的变化:既包括内需与外需、又包括生产需求与生活需求。一方面,进出口数据不仅反映外需的不足,而且也反映内需的窘境。因此,进出口数据显示的当下中国经济极为严峻的态势是超预期的。众所周知,去年下半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复苏表现越来越稳定。按照一般逻辑,外需无论如何都会有所增加。但事实却是今年以来中国的出口数据越来越不理想。虽然有同比数据“矫枉过正”因素的作用,但这掩盖不了国内经济结构上的一系列问题。而进口数据的疲软,更凸显出国内需求不足的严重性。

  另一方面,总体上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通缩态势已经若隐若现。从经济总量数据看,2010年至2013年GDP增速分别是10.4%、9.3%、7.7%、7.7%,今年一季度已降至7.4%。下行趋势比较陡峭,一旦通缩趋势形成,必将进一步拖累投资和消费。而PMI数据作为实体经济对未来的预期,则令人困惑不已。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PMI指数虽然勉强维持在50%以上,但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连续5个月在50以下。这再鲜明不过地反映了当下中国整体经济的僵局: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处于明显收缩状态——不管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而实体经济是最难以“伪装”的。在微观经济数据上,实体经济中最主要的制造业中的中坚——周期性行业利润不断下滑到了亏损的地步。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等行业更深陷过剩困局。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明显的形势下,首先受到冲击的当然是周期性行业,然后是非周期性行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干,问题是在不断累积。而随着实体经济的需求出现明显的下降,持续的下降,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回调也是必然,虽然可能在某一时间会出现“反弹”,但终究难以持续。进入今年3月后,主要矿产品、能源、有色金属等价格仍然不振。PPI在去年上半年负值有所缩小后,又是连续扩大负增长率,反映的就是受经济低迷、需求不足、原材料价格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压力不减,总需求回升动力不足。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