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新世纪中国人阅读史:好书太少

http://www.CRNTT.com   2013-12-23 11:37:23  


 
  《看见》另类畅销

  “好书都是这样,是写一个时代,唤起的交流很多。”在刘瑞琳眼里,人性化、文艺、真诚、敢讲真话等诸多特质,也是柴静和《看见》能受到各阶层各年龄段读者广泛认同的多元因素。

  撰稿|燕 舞

  “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内容!”

  11月28日上午,广西师大出版社总编辑、“理想国”出版品牌的当家人刘瑞琳一早就忙开了,见缝插针地敦促“理想国”的营销编辑尽快敲定两天后的“资中筠《美国十讲》《老生常谈》读者分享会”的主持人。谈起该社2013年推出的超级畅销书、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时,她如是总结。

  “刘老师,我选你们,选对了”

  1976年生人的临汾姑娘柴静加盟央视还是2001年,此前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的《夜色温柔》受到湖南乃至全国大学生追捧;1998年开始,她又在湖南卫视主持了3年的《新青年》,日益展现出其知性的一面。2001年7月,海南出版社出版了柴静的一本集子《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夜色温柔〉的故事》。不过,这本青涩之作比较少地为热衷文学和阅读的柴静所提及。

  加盟央视后,柴静先后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及出镜记者;2006年开通博客“柴静观察”后,两三年间的访问量已超过6000万人次;入职央视的第十个年头,柴静参与创立专题栏目《看见》并出任主持人。如此履历和口碑,自然让国内各大出版机构尤其是畅销书的出版商们“盯”上了柴静成熟后的第一部正式作品。

  《东方时空》创办人之一陈虻堪称柴静的精神导师,其2008年的英年早逝以及柴静本人2009年突然被调离《新闻调查》带来的“无常感”,共同催生着“怀胎三年”的《看见》;成稿过程中,张立宪、杨葵等朋友也给过柴静不少建议。

  2012年上半年以来,多家有超级畅销书运作经验的出版机构,都向柴静抛出了橄榄枝,“只有我们没有做过上百万册的畅销书”,刘瑞琳说。虽然“理想国”拥有陈丹青、梁文道等明星作者,但运作和出版百万级畅销书,对于这个以人文思想为旗帜的出版机构,尚属陌生的经验。

  在最后一轮的合作伙伴甄选中,柴静将书稿给了“理想国”和另外一两家出版机构,她最终相中了“理想国”——首印50万册,在这几家的报价中并非最高——柴静认为“理想国”的编辑意见更为专业,营销计划也更朴素更体贴。

  “理想国”艺文馆主编杨静武和该公司编辑总监陈凌云、艺术馆编辑周昀同为《看见》的责编,杨静武和总编辑为书稿修改、出版等事宜正式约见柴静只有两次,更多的是通过电邮、短信、电话、微信和MSN的密集沟通领教柴静的精益求精。去年10月5日晚11点多,杨静武短信约见柴静,收到对方可以签订合同的明确允诺后,这位历史学专业出身的编辑竟于凌晨时分,异常兴奋地向总编辑“报喜”。

  为了和柴静对接、落实《看见》的书稿,杨静武和该公司营销总监孙瑞岑等取消了计划中的2012年10月的法兰克福书展之行。再接下来,就是媒体广泛报道过的2012年12月15日那场由白岩松、崔永元、陈晓卿、张立宪、邱启明、周云蓬和罗永浩等一众名人“众星捧月”的《看见》首发式。 

  “后续的编辑、设计、营销、发行,似乎都是在波澜不惊中进行。每一个岗位,都恪守自己的本分,关注每个细节。或许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这个量级的畅销书,我们只是按照平常做书的心态与规矩来操作,关注文稿本身,关注书本身,尽量排除关于畅销书的种种说法的干扰,整个团队密切而默契地配合,几乎可以说是顺利而从容地做出了这本书。”在年初的“2013中国好编辑颁奖典礼暨中国好编辑论坛”上做主旨演讲时,刘瑞琳曾这样回顾。

  让刘瑞琳备感欣慰的是,柴静对“理想国”的各项操作及细节都非常满意,她由衷地感慨:“刘老师,我选你们,选对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