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张亚中:台湾教科书史观的战略性逆转

http://www.CRNTT.com   2013-10-09 00:03:16  


 
  “国家教育研究院”教科书发展中心杨国扬主任竟然在会议中公开大言不惭地宣称:“因为举个例子,日据,日据,从民国八十几年吵到现在,都在吵。我们都知道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今天有个教科书写日据的话,我保证明天可能有个报纸会把我骂得很惨,那这样我们不能讲说尊重编者,对学生来说,日治和日据所代表的意涵绝对不完全一样的,你不能说这个是我编者的学术的专业或自主权。”杨国扬主任这段话,不仅反映出他充分了解“日治”与“日据”两者不同的史观意涵,也公开强调这件事不能尊重编者。杨国扬主任的发言,不仅不尊重专业知识,亦严重违背公务人员行政中立的立场。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担任审定委员会召集人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黄克武研究员在会议中公开宣称:“如果说贵出版社坚持要用日据。这一点本委员会照我们的职责是没有办法同意的”……“我跟你说,我们委员会的职权是说,你要用日据,我们就不准!”这种嚣张的口气出自一位“中央研究院”的学者,完全不顾课纲可容许“编者可以参考或重新设计,不必完全援用”的明文规定,一方面对出版社进行警告,一方面又以行政独断权力对教科书做出“重编”的处分,可谓嚣张之至,不仅已严重失去知识份子应有的学养,其行为更使其学术服务单位蒙羞。

   审定委员会的昨是今非、标准不一及偏见

  或许读者会讶异于审查委员们的表现,如果了解他们的过去,更会感到瞠目结舌。以往都是由13个审查委员全体参与“台湾史”教科书的审定工作,但是在这次只安排了审定委员会中的五个人担任审定工作。他们分别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黄克武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黄秀政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吴文星教授、“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詹素娟副研究员、台北市立中山女中教师李彦龙。

  审定委员口口声声不准许使用“日据”,但是审定委员吴文星教授自己的硕博土论文使用的都是“日据”,在现有出版的文章中,亦有多篇标题使用“日据”(例如:〈日据时期台湾的高等教育〉、〈日据时期台湾社会领导阶层研究〉……)。为此郑旗生曾在沟通会中当面质问吴教授,是吴教授今日错还是昨日错?吴教授当场不敢回应。詹素娟副研究员的博士论文题目《日据前期台湾总督府的理蕃政策》也是以“日据”为名。黄克武曾经在其文章中也使用过“日据”。这些人自己曾经使用“日据”,但却公开要求他人不可使用“日据”,不知学术良心何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