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薛理泰:中美将改善双边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2-11-19 09:59:24  


 
  当前中国社会普遍存在公权力腐败、分配不公、机会不均、司法不公等现象。电邮、手机和微博等手段,又给资讯传播提供了快速并且安全的渠道。群体性抗争事件彼伏此起,层出不穷,动辄成为万众瞩目的重大事件。政府公信力日益受到质疑和挑战,政府权威一泻百里。民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和能量快速累积,频频往临界点冲刺。

  在信息时代,政府疏导民众情绪并予以管制的手段,充其量只是数量级增长而已,而民众反制政府管制的手段,却是处在几何级增长的状态。一旦出现重大的突发事件,各种消息、谣言快速传播,网警予以管制、删除,力不胜任。由于当前中国社会日益滑向越来越不稳定的危险时段,局势越来越难以控制,各种非强制力手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维稳需要,于是当政者在处置突发事件时,不由自主地倾向于过度依靠强制力维稳的模式,尽管这样做离开良性的政经改革越来越远。

需要外部环境的稳定

  目前群体性维权事件多因利益冲突引发,缺乏明确的政治诉求,宗旨并不是推翻现政权而建立新政权,仅停留在社会泄愤事件的层面。各地爆发事件矛头指向地方政府的大趋向是明确的,针对的具体问题却因地而异,缺乏鲜明的共性,所以还不致于威胁到现政权的有效统治。然而,一旦中央政府的权威急遽下降,加上容易引起弱势群体感情上共鸣的突发事件的爆发,一方发难,四处呼应,则必然会对现政权的有效统治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个过渡期间不会很长,留给北京领导人的时间不多了。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刚结束,选出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以习近平为首的北京中枢的当务之急,自然是尽量延长一党执政的局面。而要延长一党执政的局面,必然要维持国内政治稳定;要维持国内政治稳定,按照中国国情,势必要达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因为中国不可能像日本一样,在长达20余年的期间,经济欲振乏力,却始终能维持国内政治稳定;根据中国“大进大出”的经济格局,要达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必须谋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要谋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美、中关系必须改善,至少也要过得去。

  基此,美、中关系切实获得改善,应当被新的北京领导人施政时列为在外交层面的突破口,其理至明。舍此之外,在应对周边局部性事件中,侈谈如何强硬,不啻缘木求鱼。即如在钓鱼岛争端中,北京为了应付日本的无理挑衅,牵扯了多大的精力,在此情况下,又如何有精力和时间,在内政上认真规划深度改革,并以跨部门通力合作的方式,决然付诸实施呢?

  据此,未来中、美关系改善,显然具有必要性。况且,此举不乏可行性。理由如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