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张亚中:用中华文化解“主权”纠葛

http://www.CRNTT.com   2012-07-01 00:36:20  


 
  同样的日本人在殖民台湾期间所进行的皇民化运动,强迫台湾人民放弃中华文化的民间信仰、改信日本神道教并参拜神社、同时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的居所膜拜,并要求台湾人改日本姓氏,说日本话,这就是一种“亡天下”,强迫台湾人“数典忘祖”的行为。

  八年抗战时“汉奸”为人民所唾弃,其原因即在于他是帮助日人亡中国的“天下”。“汉奸”与“贰臣”在中国文化中是有不同意涵的。明末清初,一些明朝遗老坚持不愿在清朝为官,以守“不贰臣”的道德。但是清入关后,立刻主动进入中华文化圈,以政权的传承者自居,亦即进入中国的“天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员。在文化意义上说,一些所谓的“贰臣”只不过是服务了不同的治权机构,而非背离“天下”。反之,“汉奸”则是企图消灭“天下”的帮凶,两者在文化价值判断上的差异因而特别显着。

  回顾中国历史,在认知上,西方政治学所说的“国家”,在中华文化中其实只是“朝代”或“政府”。西方所谓的“主权”概念在中国是不存在的,西方所说的“主权”比较像是中国文化所说的“治权”。中国文化里面有的是“天下”,而这个又是西方社会里面比较陌生的。

  行文至此,可以瞭解,中国人追求所谓的“大一统”,不是西方“主权”意涵上的“统一”。中国文化中的“大一统”有强调“天人一体观”,即王权受命于天命,为政者应顺天应人,也有强调社会有秩序的“纲常观”,在古代将其视为维持社会“仁义礼乐”的“大居正”。用现代的话语来说,追求“大一统”,就是追求一个以民为本、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这个社会,按照《礼记.礼运》“三世”的说法,以大同世界为依归。

  请问一下,如果“大一统”是这样的定义,两岸有谁还有理由去反对呢?

  两岸都是中华文化的一员,内战造成两岸分治。依照中华文明的历史来说,两岸目前是处在治权分立的情况下,两者均仍是中国的一部分。从人民的角度看,其实应该鼓励双方“争天下”,更鼓励双方“争正统”,争谁是“任德不任力”的“正统”,也就是鼓励双方去争哪一个政府有“德”,争谁才能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幸福。当然,人民永远不会希望这种“争”是通过武力为之就是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