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温州难题倒逼中国经济实业再造

http://www.CRNTT.com   2011-10-21 08:10:08  


民间资本为何躁动,高利贷为何盛行值得深思,“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角逐所反映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中评社北京10月21日讯/近期,温州民间借贷引发的资金链断裂、企业主“跑路”以及无法履行债务等一系列经济金融风险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国家及时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然而,民间资本为何躁动,高利贷为何盛行等问题值得深思,“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角逐所反映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证券时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表示,温州高利贷泛滥既有供给的原因,也有需求的原因;既有政策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而更深层次却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陷入困境的真实现实。 高利贷等地下金融兴盛源于金融市场的二元分割,这种非正规金融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种补充,但也形成了利率管制下资金价格的扭曲。高利贷的需求方主要是中小企业,今年以来信贷政策收缩,市场流动性开始吃紧,但市场融资需求旺盛,特别是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导致资金供需加速失衡。于是,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之间形成了位差,地下金融更有了填平其资金“水位”的机会,导致民间利率奇高。

  而为了追逐高利润,一些资金又转战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将近11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40%,这其中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20%左右通过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集资炒房等进入到“房地产投资”,高利贷不仅吞噬了产业利润,也架空了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

  文章分析,如果说当前的高利贷是紧缩政策带来的副作用,那么对此担忧将是短暂的,适时的政策调整即可缓解压力,但高利贷兴盛也许只是现实的一部分。应该讲,高利贷不是造成当前温州困境的原因,而是一个结果。温州是民营经济做实业起家的前哨,拥有超过40万家企业(多数为小型企业)。改革30年来,温州企业和民间靠加工贸易和产业链协作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然而近些年,由于政策红利下对外向型经济的路径依赖,温州产业基础变得十分薄弱,要素支撑不足,创新的瓶颈和产业升级压力使得大量实业企业纷纷外迁,经济空心化的趋势日益严重。温州乃至浙江投资不足问题非常突出,近10年,浙江投资率增速一直低于8.6%的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国达57%,浙江为44.0%;2009年全国为65%,而浙江仅为47%。而同期,温州投资率始终徘徊在31%~37%之间,比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低13.6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比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低10.6个百分点,均居于末位。资本从来不会甘于寂寞,一些温州资本将实业当做融资平台并借力民间借贷,参与房地产等炒作,使得温州资本大量外流,甚至热钱化。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