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港传媒流失值得关注 香港关注度下降?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22 08:50:31 |
“九七”回归以来,香港特区政府一直强调要建设香港成为与纽约和伦敦同级的国际大都会。因之故,近日著名国际关系杂志美国《外交政策》公布的一项国际调查结果,可谓为香港打下了一支强心针。根据该项调查,香港被列为全球国际城市第五位,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而高过内地的北京及上海,甚至高过多年来的竞争对手新加坡。可以说,这个调查是对政府过往多年努力的一个肯定。 不少传媒移师内地 然而,何谓国际大都市?该名词最初是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于一九一五年提出来,发展至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坊间大致上认同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解释定义有两种:(一)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得‧霍尔将这一概念解释为,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他认为世界城市应具备以下特征:通常是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国家的贸易中心;主要银行的所在地和国家金融中心;各类人才聚集的中心;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地方;不仅是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人口;随着制造业贸易向更广阔的市场扩展,娱乐业成为世界城市的另一种主要产业部门。 (二)美国学者密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七项衡量世界城市的标准: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主要制造业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 由上述两种定义可以看出,要成为国际大都市,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城市的某项功能不仅在一国之内起影响或控制作用,而且在区域的或世界范围内能够起影响或控制作用。这些城市功能包括经济或产业功能、金融资本服务功能、政治社会交往功能以及文化交流功能等。由此,要理解国际大都市概念的关键点,是“影响力”问题,这种“影响力”是奠基在一定软实力及硬实力基础上的。换言之,现代的国际大都市应当成为“传媒之城”,有足够的经济及文化等方面影响力,吸引海外传媒前来报道。 中介角色逐渐淡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近年香港在吸引海外媒体来港开设办事处的工作,并不容许我们为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前景感到乐观。根据政府零八年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显示,截至零八年一月一日,只有一百零三家海外传媒机构设有香港记者站,比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时的一百七十三家大幅下降,显示香港已不再如以往受到国际重视。 笔者早前同一名日本媒体驻香港记者交流时,大家对此也深有体会。以日本为例,“九七”前高峰时期,一度有十多家日本传媒开设香港办事处。但时至今日,只余下两三家。其中《朝日新闻》更选择委派日本记者到广州开记者站,香港发生大新闻,才跑到香港采访。而一向关注香港事务的新加坡,也有媒体将在本月关闭香港记者站。 外国传媒机构撤离香港的原因,不少人认为是因为近年在香港办理进入内地的签证相当困难,欠缺机动性,不能切合新闻突发性的要求。但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中国内地逐步开放,香港的地位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重要,无法吸引外国读者的兴趣。外国传媒宁愿跑内地,而不愿意在香港开设办事处。 近年同香港关系开始好转的台湾,自从零八年金融危机之后,也有多家台湾驻香港传媒机构先后撤离香港,其中TVBS和中天电视台均已关闭香港记者站,并裁掉在香港的所有员工。台湾官方通讯社中央社,也大幅裁减一半香港记者站的人手。据台湾记者向笔者说,台湾媒体关闭驻港记者站,除了与台湾经济不景气,必须削减开支有关之外,另一个原因可能与两岸开启大三通有关。两岸三通后,台湾媒体去大陆采访再不用通过香港,令香港的中间人角色逐渐淡化。 相比之下,“九七”以前,内地只有官方媒体如新华社及《人民日报》在香港开设记者站。但近年内地香港两地交流日益频繁,不少内地媒体都有意进军香港,财经报刊如上海的《证券时报》、《第一财经》、《财经》杂志,已先后委派记者到香港长期驻点,进行采访工作。而一些网站如新浪、网易,甚至不少视频网站,也蠢蠢欲动,要么在香港开记者站,要么同本地传媒合作,互相交换新闻信息。 一直以来,香港信息流通,科技发达,加上国际间对香港事务十分关注,过往吸引了不少国际通讯社、报章和广播公司,在香港设立亚太区总部或办事处;多份区域刊物亦在香港印刷和发行。政府也一直声称要将香港打造成为亚洲区内的传媒中心。近年愈来愈多内地媒体来香港开设记者站,我们当然无任欢迎。但正如港交所近年也开始致力吸引外国企业来港上市,希望交易可多元化,不仅仅是内地企业来港上市。香港要建设成为真正的国际大都会,也应该吸引更多的国际传媒立足香港。可惜,驻港海外传媒近年日渐流失,似乎并没有引起当局注意。 作者为时事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