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孙中山复兴中华文化思想对两岸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10-04-18 00:20:18  


孙中山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引领人们的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评社香港4月18日电(作者 熊席麟)孙中山先生为“谋中国之革命”,早年向西方寻真理,全面接受西方民主思想文化,反专制、倡共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然而,由于未能广泛深入地组织民众,加上帝国主义的干预,袁世凯不久复辟帝制,随后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国仍陷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孙中山一面为捍卫共和制度艰苦奋战,一面开始痛苦反思,努力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之道。为凝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他大力宣导复兴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首先,孙中山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引领人们的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孙中山总结多年的经验教训,清醒地指出,对欧美的物质文明应当仿效,但对于欧美的政治思想“如果一味的盲从附和,对于国计民生是很有大害的。因为欧美有欧美的社会,我们有我们的社会,彼此的人情风土各不相同。我们能够照自己的社会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做去,社会才可以改良,国家才可以进步;如果不照自己社会的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去做,国家便要退化,民族便受危险。”

  1924年,孙中山在关于民族主义的讲演中,明确提出了“复我国粹”思想,认为为使中国臻于独立、民主和富强,必须弘扬本民族文化,这样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新路。但是,孙中山并不是要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对传统文化加以现代化重塑,以此引领人们的思想,团结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三民主义”。比如,他提倡恢复儒家“忠孝”、“仁爱”的道德,但抽掉了封建的“三纲五常”。他解释说,“忠”从前讲的是忠君,现在忠君不可取,但“忠”这种精神还是要保持、发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就是把性命牺牲亦在所不惜,这便是忠。”他强调:“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 他以“博爱”诠释“仁”,认为能博爱即做到了“仁”,“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行仁”就是践行博爱,“以成救国救民之仁”。孙中山还推崇儒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政治哲学,他说:“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但他同时指出:“这种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道理,本属于道德的范围,今天要把他放在知识范围内来讲,才是适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