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李昌平:警惕以教育推动城市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2-26 09:02:03  


 
  只要把教育园区办起来,把全县(市)的好老师集中到教育城来,全县(市)的多数孩子就不得不进城读书。孩子进城了,家长怕孩子学坏,家长也得进城“陪读”。老师进城了,孩子进城了,家长进城了,县城(市)的房地产就自然火起来了。

  去年下半年,笔者连续跑了好几个县(市)城,几乎都在酝酿或已经上马教育园区。同行的学生问大规模的教育园区建设的钱从哪里来?听到这样的问题,县(市)的干部就发笑。是啊,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当然不知道钱从哪里来。钱从中央的转移支付中来,不仅教育资源集中,各个科局都必须拿钱(挤占别的项目资金),集中公共资源办“千秋伟业”,哪个科局敢不出钱;钱从农民的土地中来,2000亩教育园,其中1000亩变相搞房地产开发;只要你愿意把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对私人资本开放,愿意出钱的人多得是。因为孩子是座金山,钱从孩子身上源源不断地开采。

  教育大发展了,城市化或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了,政绩看得见摸得着了,一举三得。虽然坑了农民和农村孩子,特别是贫困的农民及其孩子,但谁在意呢?在官方的统计中,一定是义务教育成绩多么多,读书全免费了,还免书本费了,还有多少贫困生“被温暖”了……可实际的情况呢?你用脚后跟儿都能想得到,孩子特别是农村的穷孩子,读书更难了,更贵了,教育致更多的农民家庭困难了,厌学、不读书的孩子更多了。

  上世纪90年代搞义务教育“普九达标”。当时笔者写文章说,中央为教育转移支付一块钱,农民负担增加2块钱。因为要“达标”,只能打孩子的主意。2000年的时候,笔者算账,只要中央财政每年拿700亿-800亿元,全国农民孩子九年义务教育就可以免费了。现在,中央财政每年为农村义务教育支付的资金远远超过了2000亿元,可孩子们读书却更贵了,更难了。

  改革如果没有民众的广泛参与,人民不能成为改革的主人,用什么办法阻止改革被异化呢?谁来保证新一轮的城市化或城镇化不会演变成对穷人的新一轮合法剥夺?

(作者任职于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