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国从东盟走向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10-02-10 12:19:34  


 
  过去几年来,中国的领导人携带大批贷款和援助资金频繁访问东盟各国,帮助缅甸和老挝等国家修建公路和港口,向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其他国家慷慨地承诺大笔投资。在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北京的政治影响也不断增强。

  显然,中国对“负责任”的理解,还更多停留在输出利益,自己吃亏、让别人占便宜的层次上,以为经济上的好处必然会带来政治上的互信。在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奉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时代,中国曾经本着国际主义和支援世界革命的理想向一些国家提供大量的无偿援助和各种支持,甚至牺牲了不少人,换来的只是廉价的赞扬和口惠而实不至的“同志加兄弟”的情谊,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烟消云散。对本国的国家利益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可以说是以牺牲本国的国家利益为代价。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无法正确处理好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的关系,而且在当今的时代也是行不通的。

  到了今天,中国虽然已经摈弃了这种做法,但它在中国外交思维中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外交无小事”、为了面子好看而不计成本地付出,这些情况在中国外交中并不鲜见。而从世界范围国家关系发展的历程看,维系两国关系的最深厚纽带,经济利益只是一个方面,建筑在经济之上的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道德制高点,则更为根本。

  2009年,大国纷纷增加了对东盟的经济和战略投入。中国决定设立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加坡与东盟国家领导人举行了首次美国-东盟领导人峰会,美国与湄公河下游流域国家之间的合作正日益加强;日本与湄公河5国领导人在东京举行首次会议,加强了日本对这个地区的经济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弱势的一方,东盟可能会对经济利益更大的一方有更友好亲近的表示,但南海问题的存在、历史的纠葛和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疑虑,使得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始终很难达到新的高点。我们应该看到,目前中国东盟的外交还停留在首脑层次,即领导人互访频繁,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并没有深入到社会中下层,仍未形成巩固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行业交流,以及各部门和各团体之间机制与渠道的衔接,或者是经济的深层链接和融合。

  往深处看,更难的是社会和文化的深层链接和融合。在东南亚,不同的文化、种族、宗教、政治交织在一起。这里向来有五大文化,即伊斯兰、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和中国的儒家与道教文化。中国即使在历史鼎盛时期,其儒教与道教文化只出现于越南,而未能在东南亚其它国家盛行。要达到与其社会和文化的深层链接和融合,谈何容易?

  显然,无论从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还是“中国制造”升级的角度,东盟都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但这条路,至今仍然漫漫而长远。(记者赵灵敏)


理性看待“东盟热”

  1月7日晚,五彩绚丽的焰火不断攀跃上南宁市的夜空,众多中国式的传统表演祝贺着一个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建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必将加快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出席仪式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表示。事实上,自2001年双方开始落实自由贸易区计划以来,中国东盟双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关系都得到了深入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2001年以后的中国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在学者层面都出现了一股“东盟热”。例如,2006年我国有9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建立自由贸易区,承担了比东盟成员国更多的国际义务。”对东盟投资与贸易法律实务专家、云南省律师协会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潘克说,“这也让外界感觉到中国迫切的心情,似乎比东盟各国还希望自由贸易区早日建成。”

  各省区的期待

  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广西从未像如今这样处于多种重大机遇叠加的交汇点上,可以赢得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全新优势。为促进中国-东盟合作,从2008年5月到2009年2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先后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并对北海出口加工区赋予保税物流功能,力图创造一个边、海、中心城市相互作用的保税新格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