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因教返贫 一个西部穷县的教育样本

http://www.CRNTT.com   2010-01-29 11:27:44  


图三:中央财政对西部农村教育长期投入不足。
 
  这样古风洋溢的人生信条得益于这里封闭落后的自然环境和远离战乱的历史。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缺少外来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耕读文化,崇文传统兴盛,科举传统得以延续和浸染。仅明清两代,会宁就出过20名进士和113名举人。就连没读过书的农民看到有字的纸条都捡起放好,以免玷污圣贤。“文革”期间,“苦甲天下”的会宁成了知青下放的热门地点,三百多名来自北京、天津的大学教授和学生把这里汇聚成一个学术高地。“会宁人把他们请到学校,而非牛棚。”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张贵荣说,“他们带来山外的世界和现代文明,延续了会宁的教育血脉。”时至今日,一个老教育工作者仍记得他的知青老师在贫瘠的田野上拉小提琴时给他带来的感动。

  逆势上扬的会宁教育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得到回报。此时期走出农门的甘肃首个自主培养的工学博士、力学专家王银邦,生物学双博士王铁邦以及北大地理学教授柴彦威等会宁学子,都成为闪耀的学术明星。直至1990年代末,不同乡镇的会宁人自我介绍时,还会用老家当地出过的著名学者来作注脚,并引以为豪。“会宁人就喜欢说两个事。”王清源说,“一是什么时候下雨,二是谁家孩子考上大学。”

  而汹涌的民间热情也不断提示地方执政者——在缺矿、缺水甚至缺风的会宁,教育成为最可控和最有作为的领域。在财政收入尚不及南方一个乡镇的会宁,每年50%以上的财政支出义无反顾地用于校舍建设和支付庞大的教职工队伍开销,甚至不惜举债。

  2002年到2005年会宁曾掀起投资教育的历史高潮。四年间,全县通过筹措、贷款甚至干部职工捐资,共投入教育建设经费已近2亿元。这相当于维持一所重点高校运转的费用,以及当地十多年的财政收入。

  截止到2005年11月,国家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办审计表明,会宁基础教育已累计负债6600万元,这个数字仅过3年又蹿升至1亿,需要全县不吃不喝还上5年。

  押宝般的行政倾斜让教育部门成为当地绝对的强势群体,甚至拥有独立的人事选拔权。2002年至2004年,会宁在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一人未增的前提下,唯独在教育上增加了1769人。昂贵的教育消耗挤占了其他领域的发展血液,导致这里工农业长期停滞不前,几成鸡肋。“我们没有选择。”一位教育官员说,“除了教育,这里没有出路。”

狭窄的农门

  头寨子乡与王清源的汉家岔乡接壤,交通却更为闭塞。很多村子尚未通车,例如武志霞所在的乱庄村——从这里到最近的公路,首先要步行翻过两座大山。

  村子38户人家散布在一条狭长的沟谷里,连年乾旱让这里的地表植物仅剩下几棵光秃秃的杨树和榆树。但乐观的人们仍养起家禽,建起院子并画上漂亮的图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