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作家富豪榜 后读书时代谁还在读书

http://www.CRNTT.com   2009-12-01 10:48:15  


我们的作家群体身处一切以财富说话的时代,似乎难以独善其身
  中评社北京12月1日讯/11月30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郑渊洁、郭敬明等人上榜。其中郑渊洁以2000万高居榜首,入榜的于丹以100万居第二十五位。在连续四年的榜单中,从无一位纯粹的诗人上榜。《重庆时报》今天刊登评论员李妍的文章“作家富豪榜 后读书时代谁还在读书”,作者表示,“读者跑到书市转了一圈之后,最后却发现只剩下满嘴的泡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写书者不愿花心思写好书,想读书者又读不到好书的恶性循环。试问,在大家都无心向书的时代,谁还会真正阅读呢?”文章内容如下:

  读书无用,这大体是当今“唯财是举”的社会投映于现实教育的生动注解。在这个连硕士、博士都迅速贬值,甘当暴发户老板使来唤去的庸碌手下的时代,“读书无用”颇能占据一定市场。既然连能为人们提供上升通道的学校读书,都逐渐被人们视如敝帚,那么旨在提升学识修养的另一种“读书”,其遭际则似乎更为难堪。

  昨日发布的2009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就颇能映照出当下读书市场的窘迫现实。放眼今年的作家富豪榜,郑渊洁、杨红樱两位少儿作家毫不意外以千万版税挤进前三,有着忧郁文学代言人之称的郭敬明,更是连年傲居榜单前列。依次往下,不是网络写手就是青春文学作家,这一结果与去年别无二致。这也即是说,支撑起中国读书市场的主要读者群体,倘以货币化作为计量依据,青少年就几乎占据半壁江山。青少年爱读书,这的确让人欣慰,但同时却也抛出了一个问题,在中国当下的图书市场,除了青少年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人在读书?

  倘以身边的案例说事,虽说难免以偏概全,但至少也能管中窥豹。尽管身边荷包充实、在营销上大显神通者有之,若杜拉拉般在行政职场上拼杀者有之,拥有高学历勤恳耕耘在技术岗位者有之,唯独一说到读书,十有九人会摇头:“我已不看图书好多年。”若以当下流行的经济观点来阐释,读书也是一项经济活动,读不读书则是人们基于经济考虑的自然选择。

  古代人读书,是为了功名利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不过是一块敲门砖。不想当官的人是不读书的,既然门开了,还要砖头干嘛。现代人读书也不止是为了那么一点消遣,纯粹读书的日子只有在不谙世事的青少年身上才能找到,这也许正是青少年读者占据半壁江山的原因。

  其实,在这个社会的成功学越来越靠财富多寡来计量时,读书本身就蒙上了功利主义的阴影。对于想快速集聚财富获取成功,或者想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取生存的人们来说,读一两本书往往不如多跑两单业务来得实在。读书究竟有什么用?能带来迅速膨胀的财富吗?也许能,这就是诚如吴晓波般的财经作者,抑或贩卖成功学的作者,能够迅速跻身作家富豪榜的真实原因。但我们更多看到的还是,诸如中国当代文学之类,不能从根本改变人们财富现状的书籍在图书市场的没落。

  读书,首先必须有用,然后人们才会去读。这是已深植于人们脑中的观点。在当下社会上升的通道已不仅局限于读书这样逼仄之时,在书本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需要人们去品味、奋斗,于是,图书市场的困局就几乎成为必然。某种程度上,这种读书必须有用的思路,其实也正与古代当官才读书的功利思想如出一辙。这是另一种读书无用论。

  反观我们的作家群体,身处一切以财富说话的时代,他们似乎更难独善其身。在这个经济泡沫迅速膨胀的年代,一夜暴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前两天,传统作家的代表人物余秋雨就依靠资本上市工具,成功跻身亿万富豪,这也几乎成为文化进军资本市场的一段佳话。既然作家靠上市就能发家致富,谁还会安心写书码字呢?传统作家逐渐退出文化市场,转而寻求更快更强的资本增值方式,早已钻进钱眼里的作家,谁还会在乎什么写作质量?于是乎,图书市场中一边是传统作家的快速没落,一边则是网络作家的迅速蹿红。不过读者跑到书市转了一圈之后,最后却发现只剩下满嘴的泡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写书者不愿花心思写好书,想读书者又读不到好书的恶性循环。试问,在大家都无心向书的时代,谁还会真正阅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