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外贸 逆差趋势已露苗头

http://www.CRNTT.com   2009-06-06 11:55:07  


世界经济低迷之下中国外贸出现逆差的苗头
  中评社北京6月6日讯/在国人依然沉浸在先前巨额贸易顺差的美梦中,幷继续奢谈“何以解忧,唯有平衡”之时,在美国仍借贸易不平衡来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背景下,中国的实际外贸状况已悄然发生改变:贸易逆差已悄然露头!第一财经日报发表兴业银行宏观分析师鲁政委文章如是说。

        “高顺差”幻象

  文章称,尽管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以金额计算的出口当月同比增速就由此前的20%以上,骤然跌入负增长区间,幷在今年2月一度达到-25.7%,后续月份下跌幅度虽有缓和,但4月仍达到-22.6%的较大幅度。在出口萎缩的同时,进口增速同样在下滑,下滑速度更快。在去年11月出口增速为-2.2%时,进口增速已大幅下落至-17.9%;在今年1月份一度达到-43.1%,此后略有缓解,但降幅仍在20%以上,4月份为-23.0%。

  这种出口下滑、进口下滑更快的态势,直接促成了所谓“衰退型高顺差”的出现。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虽然外贸困难之声不绝于耳,但似乎幷没有给中国外贸顺差造成多大影响。虽然今年单月外贸顺差已由去年绝大多数月份的稳居250亿美元以上,下降至今年近两月的100亿~200亿美元间水平,但客观来说仍是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似乎显示,虽然因种种原因,受到一定程度削弱,但中国出口总体依然强劲。

  然而,在进行仔细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幷非故事的全部。

  我们以按金额计算的出口增速减去进口增速和按实物量计算的出口增速减去进口增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大致以2008年11月为界,此前进、出口增速按金额计算的差距和按实物量计算的差距,一般大致相同,或者实物量增速差距高于金额增速差距,但自那之后的情形则出现了实物量增速差距转而低于金额增速差距的状态。这意味着,如果按实际值计算,很可能中国的外贸顺差幷没有金额显示出来的那么高。也就是说,中国实际上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可能被夸大了。

  金额与实物量之间的偏离,显然只能用价格来解释。在去年9月份之后,出口价格便开始大幅回落;在进口价格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落而大幅下挫的情况下,出口产品价格指数的下降速度却要慢得多。由此造成11月份以后,进口价格当月同比涨幅已开始显着低于出口价格的同比涨幅。

  有一种观点认为,进、出口价格的这种相对运动态势,恰恰标志着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应该是为我们所乐见的。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种价格运动可以视为贸易条件真正改善所必不可少的隐含前提,即应当是进、出口产品实物量不会因之而受到显着负面冲击。而中国这种所谓“贸易条件的改善”,恰恰是以出口的急剧萎缩为代价的,这其实幷不标志着出口竞争力的真正增强,因而这种所谓贸易条件的改善对长期经济发展幷不具有实际价值。

  上述基本理念上的澄清,使得我们再也无法对这种所谓的“改善”保持乐观。事实上,在贸易实务中,进口价格指数所显示的原材料价格快速大幅下跌,恰恰构成了外国进口商认为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同样应当显着下降的理由。这无疑令中国出口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而出口补贴,则给予了外商进一步压价和要求让利的借口。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