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金融 需要大刀阔斧整顿 | |
http://www.CRNTT.com 2008-12-04 11:15:26 |
新任“金管会主委”陈冲日前交接上任,他习法出身,历任“财政部”次长等要职,资历完整;担任过合库、中信证、永丰金的金融职务,有实务经验。因此,新主委上任台北股市就上演了一天捧场行情,金融股表现尤其突出,给足了新主委面子。但是“高兴一天就好”。“金管会”接下来要面临的挑战,恐怕才刚要开始。 陈主委在上任时表示,金融机构的并购是可以被接受的、不应被歧视的。我们基本上同意这样的态度,过去四、五年来,台湾金融业者一再表示我们的银行家数过多(overbanking),以致各银行利润微薄,规模太小难有综效,遂不易在国际上有竞争效率。这样的简化论述其实正是游说扁政府推动二次金改的主要背景。二次金改的任务,就是要促成台湾金融业的并购,似乎认为拼凑出几间大银行,我们的金融业就能脱胎换骨,提升金融的竞争力。坦白说,我们认为这是业者基于自利论点所做的游说,既未切中要害,也刻意回避了自身的弊病。二次金改鼓励金融并购,其政策背后的问题绝不只是“限时限家”而已。就算没有限时限家,顶多只是让银行官股释出,多收一些溢价、少了些贪污脏事而已,其最后的结果还是难以造就台湾金融的竞争力。 如所周知,台湾几家大金控都涉嫌在二次金改的过程中贿赂扁珍与官邸重臣,不但企业形象大受影响,也使得其现在的金融版图正当性受到质疑。此外,几家知名金控老板的自有资本过低、质押比例过高,形成不良的财务杠杆,也使得这些银行的现金流量权与决策权产生重大歧异,容易滋生公司治理弊端。再者,若干财团银行根本是家族企业,而家族企业内本质上就是大家长说了算,像是政治体制中的“帝制”,根本谈不上讲究监督、查核、控管、类似“民主”制度的公司治理。一般而言,在家族企业内,专业经理人也就难以发挥,管理不易上轨道。事实上,陈?自己就曾经担任两间家族企业的要职,对于其内有多少真正的监督查核,恐怕也是了然于心。 以世界经济论坛WEF今年竞争力排名的分析为例,就能看出问题症结。台湾的金融环境排名五十八,而真正令人不忍卒睹的,是“银行健全度”;台湾去年排名一一四名,今年再跌三名,排到一一七名,几乎已是全世界后段班的后段。台湾的大银行其规模绝不比排名中段的“国家”小,但是健全度如此之差,当然就不是银行规模的问题,而是公司治理、管理透明等多面向的瑕疵。坦白说,台湾的银行从WEF的角度来看,几乎是“幼稚产业”,离国际水平还有一大段距离。 “金管会”如果真正要使台湾的金融业提升竞争力,就要从要求真正的公司治理着手。银行并购当然可以,但必须是管理健全、公司治理上轨道、敢于设置审计委员会、股东权益受到保障、帐务透明、财务杠杆合理、没有在先前二次金改中行贿渔利的正派银行,才有资格去并购别家银行。如果我们对若干家族银行与贪腐集团之间行贿图利的丑陋龌龊都视而不见,还要放任他们扩张财团地盘,就与人民的期待相距甚远了。 总之,台湾金融界的问题在家族企业、在公司治理、在财务杠杆、在现金流量权与决策权的歧异、在官商勾结错综复杂、在委托书收购、在贿赂款出帐弊端、在红顶商人吞噬小股东权益的不公不义。金融界的现象之一确实是银行家数过多,但那从来就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过去不是,未来也不会是。陈冲主委所面对的挑战,恐怕要远比银行并购与否复杂的多。当扁家弊案所涉及的二次金改问题全部摊出来时,要全然回复原状颇为困难,但若任令不公不义的家族企业靠行贿背信而扩充坐大,绝大多数人民也难以接受。要如何收拾这残局,当然也在考验陈?主委的行政魄力与公义理念。明年WEF的排名会如何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时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