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如何提高共议统一可能性

http://www.CRNTT.com   2023-01-13 00:04:24  


 
  在对台总体方略中,“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对于实现国家统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制”台湾方案应该是经过比较、反复与交换过程之后所形成的两岸都可以接受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的内涵,就是和平的方案、民主的方案、善意的方案、共赢的方案。“两制”台湾方案的形成并不是一锤定音,而是一个动态方案,在两岸共同致力实现和平统一的过程中,只要两岸携手探索实施“两制”台湾方案,使之不断丰富与完善,其空间和内涵就会得到充分展现。

  “统一后”的制度性安排的顶层设计,关系到国家统一后的台湾的持续繁荣,关系到台湾的长治久安,是贯彻对台总体方略时必须要回答的另一个重大议题。“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实现和平统一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迄今为止,两岸在“一国两制”问题上的斗争仍然是在一个中国框架内的博弈,台湾并无法挣脱一个中国框架,因此,“统一后”的两岸制度性安排的顶层设计必须着力排除民进党当局和外部势力对“一国两制”的干扰,就一些重大原则性问题预作决断。目前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进行的“统一后”制度性安排的顶层设计已经在路上。2022年8月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已反映出大陆在顶层设计方面的初步成果。

  必须要强调的是,无论是“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还是“统一后”制度性安排的顶层设计,都与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密切相关。二十大报告关于涉台部分的论述,是以“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为标题来统领整个章节的。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涉台部分从1997年的十五大起开始单列。从十六大起,“一国两制”则连续五届用于涉台部分的标题上,一般多用坚持、推进或丰富“一国两制”。二十大报告的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除“坚持”之外,第一次使用了“完善”这个关键字。“完善”一词的意涵虽然十分丰富,但着重突出的则是不断自我修正的一面。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台海局势的深刻变化、“一国两制”港澳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所带来的风险挑战,使如何完善“一国两制”问题开始成为绕不过去的课题。2019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将“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大陆在坚持“一国两制”、建立“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基础上加以调整,以适应两岸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完善就是一个渐进调整的过程。比如,在全面准确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特别是“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时,2022年8月的白皮书首次就台湾问题提出,“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1993年8月的白皮书在阐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点时,用了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谈判等四个要点来概括。新版白皮书在谈及其中的“高度自治”的内涵时,则调整为“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依法高度自治”,使制度性安排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清晰化。大陆曾反复强调,“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这为台湾各界参与统一后的两岸制度性安排的设计预留了广阔空间,台湾应珍惜这扇早已打开、且一直敞开着的机会之窗。

  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将促使大陆为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只要两岸共同发展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共同探讨最佳台湾方案,统一后的两岸制度性安排就一定能实现无缝对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