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 
中评青年论坛:对台方略与两制方案

http://www.CRNTT.com   2022-12-16 00:06:39  


 
  二是当年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组成,各界别参与人士如何遴选,值得台湾研究。多数台湾人可能不当回事,但当年中英就香港回归问题谈定之前,香港又有多少人想过真的会有回归的一天呢?一些学者认为北京可能陆续抛出“台湾基本法”的框架,那么“台湾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会是什么样的组成方式?这个问题可能没有台湾想象得那么遥不可及,特别是现在已经有了“台独”顽固分子清单,这份名单成员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因此,两岸格局重构过程中,一定是有破也有立,如果说“台独”顽固分子清单是“破”的方面,那么两岸谈判委员会乃至于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就是“立”的方面。

  三是香港经验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打开了新的视野。美国无所不用其极遏制中国,亲美抗中的民进党集西方万千宠爱于一身,享受西方关爱的政治亢奋。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期间,西方的“香港牌”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但多数人没有想到,港区国安法会在这样的时间点雷厉风行落地,稳定了局面。所以两岸看似周折,大陆的战略定力被绿营解读为“纸老虎”,但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到兴的过程,以及对台总体方略和第三份白皮书的出台,可以看出统一进程已经箭在弦上,预示了不可能一代代拖下去。

  最后,两岸统一之后如何避免228事件以及香港占中、反修例等动荡,实现真正的人心统一、心灵契合?例如制度方面的心理障碍,对殖民主义遗留问题的清理批判,降低两岸民意之间的恶意螺旋,进一步理解台湾历史特殊性(当然特殊性要放在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部分去理解)等等,这些都是两岸有志之士需要求索、严肃面对的问题。

   应主动营造有利于统一的国际舆论环境 加强港台爱国青年力量交流

  徐和谦:“一国两制”在香港生根发展的历史,台湾媒体、学界深入研究得不多,遑论向公众广为介绍。比如香港基本法在回归前的形成过程中,就汲取了非常多香港本地的民意,也体现出内地和香港观点的平衡。这个历史过程,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政界也应该有所知悉。2019年以来,从香港事态发生到国安法出台,在西方舆论报导中的“逆风”非常大。国际媒体在操作香港话题,挑选本地采访者时,所传递出的香港本地声音几乎是“清一色”的。在台湾问题上,对此如何借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