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大国战略博弈 中国必赢

http://www.CRNTT.com   2022-02-01 00:05:25  


 
  可以试想,一旦中国的GDP总量占到全球的30%或40%,美元还会是主导性的国际货币吗?我们还会用美元来计算全球各国家的GDP吗?到那时,谁将是未来全球规则的制定者?美国对中国的遏制还能有多大的作为空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企业会放弃中国这块蛋糕。因为失去中国市场,欧美的所有资本将先天不足,谁都不敢承担丢失如此重要市场的灾难性损失。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虽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这也注定中国的未来不会平坦。因此,这段时间也将是我们的冲刺阶段,一旦迈过这个槛,我们将重回世界之巅,而一旦中道受挫,西方世界将再不会给我们韬光养晦的机会。所以,未来的这段征程,是我们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必须靠我们自己争取!

  二、美国围堵的“哀伤五阶段”

  1969年,美国著名医生伊丽莎白· 罗斯在她出版的《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书中,提出了人类面对死亡时的“哀伤五阶段论”,即拒绝、愤怒、沮丧、讨价还价和接受。也就是从开始的不愿意相信事实、否认阶段,到觉得不公平、生气阶段,再到讨价还价、寻求妥协阶段,最后到逐渐平静、接受现实阶段。

  同样,我们套用这五个阶段,描述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发展时,也会出现类似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拒绝。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没有按照西方预期的方向发展,因此美国一直拒绝认同中国,并在拒绝中利用一切手段进行疯狂扼杀。

  第二个阶段:愤怒。“霸权国家最难忍受的就是看到自己的支配地位衰落。”当中国取得了惊人发展,美国表现出严重的担忧,摔盆砸锅耍泼,不择手段遏制打压围堵中国。目前,美国正处于愤怒阶段的高峰,制定出“全政府对华战略”,集中力量,全面对付、打压、围剿,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产业战、金融战、科技战、信息战、舆论战等多条战线相配合的“无边界总体战”。动员所有同盟力量,对中国采取战略围堵、战略牵制、战略抵消,妄图不战而胜,增加中国崛起的难度,甚至中断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第三个阶段:抑郁。如果未来的发展让美国领导人别无选择,不再是全球的领导者时,这将对美国产生压倒性的政治和文化冲击,使其感到极度抑郁。在此阶段,美国不会停止对华打压,还会变本加厉,手段更替,花样翻新。但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美国打压中国将感到越来越吃力,而中国顶住了美国的强力打压,反而会感到轻松了。但中美关系始终会在对抗和合作中不断前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