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玩弄台湾 中美零和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8-06-17 00:07:34  


 
  中美两国经贸领域中“零和博弈”受损的不会只是被制裁方。经济贸易交往本身就是互相的事情,如果只是凭藉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对方价廉物美的商品逐出美国市场,导致美国市场的消费品价格走高,结果是美国的消费者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此外,在贸易保护环境下出现的美国产品将来未必会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最终将会破坏美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再者美国政府的提高税收政策必然会引起中国政府的反制措施,结果是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定市场比例的美国商品也将会在中国政府的反制措施下退出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也带来巨大的打击。

  第二路径的典型就是奥巴马政府推动的“亚太再平衡”政策。美国通过中国的近邻国家因边界领土冲突等问题挑衅中国,美国则躲在这些国家的后面进行挑唆、打气和撑腰,以平衡中国崛起带来的影响。由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周边国家都急于希望通过加强同中国经济的合作,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国家愿意放弃经济利益而单纯地同中国进行“领土冲突”政策。美国在亚洲的盟友日本尽管有同中国钓鱼岛的领土纷争,但是日本政府并没有急于进一步同中国对抗,而是在2014年同中国政府达成了“四点原则”共识,保持钓鱼岛周边海域的基本稳定状态,同中国保持互惠的经贸联系。

  菲律宾则更是如此,在美国政府的挑唆下,阿基诺政府2013年向国际仲裁法庭提出针对中国“南海九段线”的国际仲裁案,并派出即将淘汰的军舰,在黄岩岛附近进行坐滩。但是,在杜特尔特总统上台之后,菲律宾并没有追随美国挑衅中国南海的主权。印度更是同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希望中印领土纷争,完全破坏中印关系。因此,美国在亚太地区推动所谓的再平衡政策,其政策支点并不存在,亚太地并没有国家愿意同中国拉下脸来对抗。在奥巴马下台之后,特朗普并不愿意接手“亚太再平衡政策”,已经证明该政策宣告失败。

  第三条路径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涉及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如果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有丝毫让步。美国国会在去年下半年审议通过了“2018年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把一些涉台军事交流的内容放到该法案第1259条,要求美国军舰可以访问台湾,邀请台湾参加美国主办的“红旗”军演,并建议有美台双方的资深防务官员进行互访。针对美国国会通过的这一法案,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去年12月8日发出强烈警告,指出如果美国派遣军舰到台湾,中国就会启动“反分裂国家法”,并指出“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⑨

  李克新公使所表达的立场并非耸人听闻之言。早在1971年,基辛格首次访问中国时,周恩来总理已经非常明确地要求美国从台湾撤出军队,并表示如果美国不答应从台湾撤出军队,尼克森总统的访问都是不必要的。在中美建交谈判时,美国从台湾撤出军队和拆除军事设施是两国建交的先决条件,这一条件不实现,中美两国是不会建立外交关系的。现在在中美两国已经建交39年之时,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授权法”要把美军舰停靠到台湾的港口,如果付诸实施,就是对中国领土的侵略,严重破坏中美关系,最终会导致中美关系走向破裂。

  2018年3月中旬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白宫签署了美国国会通过的“与台湾交往法”。该法案让台湾政军界高层人物访美,引起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1979年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是两国政府间正式关系的确立,如果允许台湾领导人可以访问美国,而且需要给予必要的礼遇,变相拉抬台湾的政治地位,这一项政策实施,将会是中美关系的巨大倒退。必须指出,美国通过“与台湾交往法”不是为了台湾利益,而只是显示美国可以针对中国的核心利益做出挑衅。但美国不会因为台湾的利益而同中国全面对抗。只要中美两国继续维持外交关系,在美国人的眼里,台湾就是没有主权的国家。这是台湾永远无法改变的地位。

  第四路径是美国直接介入到中国南海问题与中国发生冲突。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是利用“亚太再平衡政策”鼓励周边国家对抗中国,但是这一政策并没有达到美国高层所期待的结果,使得该政策的政治效应明显受限。为此,美国逐渐从幕后走到幕前,派遣军舰前往南海海域,名为“自由巡航”,实为维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损害中国的海洋权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