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从“时代力量”发展看台湾思潮

http://www.CRNTT.com   2017-03-05 00:14:25  


 
  “时代力量现象”是台湾社会思潮与民意变化的反映

  “时代力量”以体制内方式参与政治运作时间虽短,却能以岛内社会思潮与民意走向为支点,撬动庞大选民板块,“时代力量现象”背后反映的问题值得关注。

  首先,“时代力量”崛起与台湾青年世代中国认同缺失具有关联性。“时代力量”政坛表现激进,但又与传统上的“台独基本教义派”有所差别。“台独基本教义派”中的骨干力量现多年龄偏大,而“时代力量”成员及拥趸多为成长于李登辉、陈水扁执政后的台湾新世代群体,其价值观形成阶段恰逢当局有意推动“去中国化”,从而导致很多人中国认同缺失。因此从领导层到支持群体,具有明显的“天然独”特征,将推动台湾“正常‘国家’建构”视为“天然使命”,而非老“独派”的“革命目标”。

  其次,“时代力量”崛起是台湾社会本土主义与民粹化的反映。时殷弘教授认为,“全球政治文化正在颇为显着甚至急剧地发生朝本土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方向变更的趋势”,“在台湾地区导致台独政党经普选大胜而执政的大众政治大变动”,都显示这种趋势的风行倾向。③台湾政治文化是否走向民族主义尚需观察,但从本土主义向民粹化发展的路径已经开启,“时代力量”也将“取代国民党,成为第二个本土政党”设立为本党的目标。台湾的本土主义与民粹化表象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即过去支撑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外环境已经改变,加之多年来蓝绿恶斗导致行政效率下降、社会资源耗损,严重制约了台湾经济的健康发展与转型升级。同时,台湾近年来所得分配不均的病症未见好转,“世代剥削”加重、贫富差距拉大,这就逐步酝酿滋生了强大的社会不满情绪。这股情绪首先宣泄的对象是当时尚在执政的国民党,并在民进党的操弄下将矛头指向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指责“两岸交流红利被特定阶层享受”,“让台湾深陷对大陆的依赖”。随着岛内“反中”情绪发酵,加之保守主义与“小确幸”思潮在岛内兴起,使得“维护台湾主体性,维护公平正义”成为社会流行的政治正确,也成就了“时代力量”乘势崛起。“时代力量”又借势以更加激进手段推动带有民粹色彩的排他性认同,在激化岛内政治对立的同时也激化了两岸对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