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深度专访:孙云谈命运共同体

http://www.CRNTT.com   2016-11-14 00:48:04  


 
  因此,经过多年教育、文化的社会运动的政治操弄,大部分台湾民众对“两岸是兄弟”、“两岸是一家”、“两岸是一国”等基本概念上出现了认知偏差,大多数人不认为两岸是一国、是一家。所以我觉得要重新把两岸连接起来,形成一种生死与共、血脉相连的亲兄弟的关系,要通过各种路径、各种手段来建构命运共同体。

  厚植共同利益 建构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第一,两岸命运共同体需要厚植共同利益。我去年访问韩国时发现,韩国和朝鲜之间没有形塑共同利益,没有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彼此隔绝、互相敌对,就像我们1987年以前的样子。所以他们比较羡慕两岸有着密切的交流往来。

  从1987年以来,台湾老兵返回大陆探亲,经过30年的发展,两岸基本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网络格局,共同利益不断增加,尤其是这八年来陆客、陆生与各种惠台政策,让很多台湾民众受益。我在高雄调研时看到,很多出租车在六合夜市排队拉陆客,这就是两岸关系中共同利益不断增加的一个缩影。所以,建构命运共同体首先就要厚植共同利益。我觉得,即便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官方沟通中断,民间与经贸的交流互动还是要推动,不能中断,不能倒退回到87年之前的隔绝状态。

  健全共同机制 着眼于两岸长远互动

  第二,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形塑需要建立各种制度安排。过去八年就开启了这个过程,尤其是2010年签署了ECFA,让两岸经贸互动交往制度化。所以,两岸在其它的领域和方面都要形成多种机制,包括在文化、教育上签署一些协议,把它纳入到制度化的轨道上。不是说临时地决定今天开一个论坛、明天搞一个活动,而是将其纳入长远的互动网络里。

  应该建构两岸交流合作的各种机制,包括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教育合作、共同打击犯罪、环保等都领域合作都纳入机制化的轨道中,通过机制连接两岸,把两岸紧紧地绑在一起。我认为,共同利益需要共同机制来保障实现,否则,共同利益的厚植与增加是不可能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