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深度专访:郑振清论台分配政治

http://www.CRNTT.com   2016-10-23 00:03:19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清华台湾研究院郑振清副教授。
  中评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张爽 实习记者 杨佩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暨清华台湾研究院郑振清副教授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就当前台湾的政治格局、社会发展及两岸关系发表研究观点。他指出,“分配政治”的崛起是近年来台湾政治发展的新特点,将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蓝绿两党的基本盘将在分配政治的影响下进行重组,民进党的执政基础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

  分配政治:台湾政局变化的新动力

  郑振清对中评社指出,现代政治学和公共政策的一个基本的、关键的问题是:谁从政策中获得利益?一般来说,政府的政策可以大致分为管制性政策、发展性政策,分配及再分配政策。过去半个世纪,东亚的政府偏好发展性政策,例如各种产业政策,以推进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政策重点转向分配和再分配的政策,包括各种社保、福利、税收调整和工资待遇政策,以调节在快速经济发展中积累起来的利益矛盾。

  郑振清对中评社说,台湾也是这样。过去台湾当局重视发展性的产业政策,不过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社会利益分化的加剧,分配和再分配政策日益重要,年金改革问题、劳资关系问题以及各种社会福利是否公平的问题浮上了政策台面。这就产生了新的政治问题:究竟哪个阶层、哪个群体在分配政策中获得利益,以及利益分配是否公平?这个问题推动了台湾各个阶层和群体的政治参与和政策诉求,体现为各行各业、各阶层群体积极行动起来,进行游行、抗议、示威、结盟等,同时很多政党和社团也基于自身利益进行选择性地参与。这就是分配政治在当代台湾的崛起。

  “随着分配政治的崛起,台湾传统的认同矛盾、蓝绿政党矛盾,以及新兴的阶层矛盾和世代矛盾等很可能在蔡英文执政期间集中爆发。”

  郑振清说,分配政治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整体性公共利益论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则是碎片化的群体利益和社会抗议。当前的台湾,各行各业在财政、利益等方面由于分配不均产生矛盾从而出现的“百业抗议”,包括军工教、观光业、甚至是机场高速公路收费员的抗议。由此可以看出,代表特定行业、特定群体利益的碎片化抗议正在密集爆发,不同于以往台湾政治发展过程中全民公共利益的诉求。

  郑振清对中评社强调,分配政治的发展趋势将对台湾的政党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去蓝绿两党竞争都有比较固定的基本盘支持者及选票。随着社会利益的碎片化和百业抗议的发展,蓝绿两党的支持者都在重组。这两个政党正在寻求新的社会基础,目前来看还没有完全成型,因为现在的社会基础必须经过一次重大的选举才能得到检验,例如2018年九合一选举、或者是2020年台湾大选。这是检验蓝绿两党新社会基础的两个指标。

  郑振清也指出,分配政治当然不是决定台湾政治发展的唯一动力,但是分配政治问题的爆发,加上台湾当局财政能力的萎缩和治理能力的匮乏,将共同冲击民进党作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恶化当前的治理困境。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