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王治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步入深度调整期

http://www.CRNTT.com   2016-08-14 00:33:40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王治国(中评社 金裕超摄)
  中评社香港8月14日电(记者 金裕超)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王治国在日前举行的三台会论文发言中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走向统一的必经阶段。但从长期和战略的角度看,随着民进党重新上台并继续推动“台独”施政,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诸多结构性因素正受到冲击,可能延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甚至可能使两岸和平发展出现停滞或反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步入深度调整期。

  王治国指出,首先是中美台战略格局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牵制可能增强。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美、台三方力量的较量,而两岸关系发展的每个阶段也都无法摆脱中、美、台“大三角”战略格局的制约和影响。2008年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且随着中美台三方力量对比继续朝有利于大陆的方向发展,大陆成为主导两岸关系的主要因素。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后,尽管大陆因自身实力与影响力的日益增长,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但民进党当局基于“台独”立场以及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刺激,其“倚美抗中”态势更趋明显,中美台三方在战略上可能形成“二打一”的局面,恐将增大台海局势的对抗和拉锯,从而延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

  第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部失衡状况短期内不易扭转。由于处理政经社文等不同领域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前些年马英九当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足,再加上国际因素的介入、突发事件的干扰等因素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都存在发展不足与发展不平衡问题,特别是政治上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与社会文化。蔡英文当局上台后,若持续回避“九二共识”核心意涵问题,持续推动所谓“柔性台独”路线,势必将进一步严重损害两岸互信基础,从而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涉及的各领域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更难以解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遭遇的发展动力不足、进程放缓的状况将更加严重。

  第三,两岸关系中“和平发展思维”深入人心尚需时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维护与推动需要两岸具有相应的“和平发展思维”去指导与配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维”既要摒弃过去两岸“对抗冷战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对立走向合作、从零和走向共赢;又要强调不同于两岸实现和平统一后的“统一思维”。但现实中经常出现思维观念落后或超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的“思维错位现象”。

  从台湾方面看,传统的冷战思维仍在较大程度上主导着岛内社会的各方面,致使台湾民众与行政部门从意识观念上,对于大陆仍存有较强的偏见、误解和敌视,这也是岛内民众虽普遍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同时“台湾主体意识”甚至“分离意识”不断上升的原因。从大陆方面看,不同于之前思维错位所表现的“急于收割和平发展的成果”以及“希望立刻实现统一”等,当前主要的思维错位正趋向另一个极端,即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全失去信心与耐心,认为民进党执政后就没有必要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主张对未来两岸关系采取“一刀切”式的强硬手段,而这显然也不符合现实情况和客观规律。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