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互联网金融专题报告发布与沟通会昨在京举行

http://www.CRNTT.com   2016-03-02 00:19:12  


图为与会嘉宾在进行讨论(中评社 金裕超摄)
  中评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 金裕超)“在创新中稳健前行”——互联网金融专题报告发布与沟通会昨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作专题报告,全国政协委员贺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等知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由英凡研究院副院长杜艶主持。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在主题报告中表示,目前社会对待互联网金融的情绪波动较大,从刚开始的席卷全国,到现在谈P2P色变,对待互联网金融也出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但我们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关键是信息,信用环境是互联网金融最大瓶颈。要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是促进金融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普惠金融的正能量,无论监管部门,还是金融业者,都不可能预判或决定未来的创新方向。因此监管部门只要划出互联网金融不能触碰的底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就不会偏离“价值创造”的正轨。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指出,不管是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只要利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手段,提供金融服务业务模式的都属于广义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发展到当代的一种现代金融表现形式,它是在当代充分运用高科技技术手段的金融。互联网和金融深度的融合,所以互联网金融成了必然的产品。今后肯定是互相兼容、互相包容的状态。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相信联合监管从未来趋势看可能是一个方向和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认为,去年的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短贷平台增长非常快,这些问题平台发生频率也很高。同时在行业的成长过程中,风险不断暴露和行业快速扩张,也出现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社会管理不完善、不协调的问题。互联网跟金融结合以后创造新的交易机制,基于互联网产生新的风险评估方法、新的价值观点,成为获得新的市场、新的价值,因此可以产生新的生态。谁能够把价值真正挖掘、展现出来,谁就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表示,互联网金融本质应该是人的解放,不亚于文艺复兴。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手段是从技术上帮助人的真正意义上二次解放,使每个普通百姓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因此互联网金融本质就是实现人解放之后基本生产生活需求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品,真正普惠金融。同时未来监管单纯功能监管不够,还必须进行行为监管,行为监管就是消费者保护为核心,特别要强调以行为监管为主,功能监管、审慎监管为辅。未来监管体系发展当中,还必须和新的技术结合起来,使互普惠金融更加彻底、更加信息化。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的黏性非常强的,几乎已经成为身体一部分,只要基于互联网所有业务发展最大空间就在这里。对于伪互联网金融,其实很多所谓的P2P机构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因为从核心业务来讲,跟传统机构相比没有真正有优势,必须在大流量基础上搞大数据、云计算才有可能性。他同时指出,在进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同时,不要忘了按照市场化自身的规律去监管金融业。

  据介绍,此次互联网金融专题报告发布与沟通会由英凡研究院和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举办。与会嘉宾将围绕“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如何监管互联网金融”、“未来的金融到底是什么”三大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深度交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