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廖舜右语中评:习访美保持弹性 理性选项

http://www.CRNTT.com   2015-10-02 00:21:28  


台湾经济研究院国际事务处顾问、台湾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副教授廖舜右。(中评社 林谷隆摄)
  中评社台中10月2日电(记者 林谷隆)台湾经济研究院国际事务处顾问、台湾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副教授廖舜右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习近平这一次访美受到各界瞩目,从此次习近平与奥巴马的会晤,更突显新兴经济强权与传统政治强权,在政经期待不对等所造成的互动失衡。

  廖舜右,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目前亦为台湾中兴大学日韩总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台湾经济研究院顾问,曾任台湾私立东海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中华台北APEC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等。

  廖舜右表示,首先由关键数据来看,新华社公布的《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方成果清单》,内容共有49项共识、约12000字,对照美方白宫的Fact sheet仅有14项共识、大约2000字,这种差距突显此次美中高峰会,彼此期待与回应的不一致。同时,双方所同意的事项亦非关键议题。

  廖舜右说,值得注意是美方强调而中方没有回应,或中方强调而美方没回应的议题,反而才是符合中美强权位阶的关键议题。但这些议题,却又呈现双方“已读不回”的状况。例如中方强调的“新型大国关系”与亚投行议题,美方注重的南海议题及台湾议题。

  廖舜右强调,在台湾问题上,奥巴马重提“一个中国”原则与“三公报一法”,习近平则没有直接回应,双方似乎具有默契,但也有可能是基于“未来之影”的考量而抱持保留态度。廖舜右解释,习近平是大权在握的国家主席,预计影响力会到2022以后,但是奥巴马即将在2017年卸任,权力更迭在即。“掌权主席”对上“卸任总统”,因此保持对此议题的弹性立场,并期待与下任美国总统另行沟通,是理性的选项。

  这场中美高峰会,双方的谈判格局也呈现“南辕北辙”的情势。廖舜右认为,中国大陆重视原则架构,例如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要求美方确认中国的应有角色等;另一方面,美方则强调个案细节,如防制网路间谍及食物安全议题。

  中评社问,这次习奥会是否有提及台湾问题?

  廖舜右判断,美中高峰会晤,台湾选举及其后续影响是意料之中的话题,只是公开与否的问题,而公开讨论对不仅双方没有帮助,也增加选举变数。目前的状况显示,美方(奥巴马)重提“一个中国”原则、中美三个公报及“台湾关系法”,就是先划出大界线;中方(习近平)没有回应,则是保留后续的操作空间,是比较务实的做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