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缘于财政软约束

http://www.CRNTT.com   2014-11-06 09:20:10  


  中评社北京11月6日讯/为应对经济增长趋势性下行,以及满足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宏观调控的需要,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上不断地创新。除了传统的两率(存准、基准利率)、央票正(逆)回购,新创设了SLO(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F(常设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又创新了MLF(新型“中期借贷便利”)。

  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金融网分析师周子章文章称,但看市场表现,这些被冠以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操作并未收到预期效果,注入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难以传导至实体经济。央行的货币政策正遭遇调控天花板。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从金融资源的配置流向来看,大量“财务软约束”企业的存在导致了目前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没有体现市场的作用。因此,虽然通过金融体制的改革,能解决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

  但当下更紧迫的问题,或许是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将财务约束做实、做硬,以尽力提高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

  央行最新金融数据表明,通过定向降准等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效果不彰,尤其对于中小企业和涉农信贷投放方面效果不明显。今年4月22日与6月9日,央行分两次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引导信贷资源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8月8日与8月27日,央行又先后增加再贴现与再贷款额度,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但最新数据显示,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18.93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上季末低了3.3个百分点。

  而从金融工具的创新调控来看,SLF与PSL等工具的效用也与央行的初衷相去甚远。今年7月,央行向国开行发放3年期1万亿元PSL,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9月以来,经多方证实,央行对五大行投放5000亿元、对股份制银行投放约2000亿元的SLF,以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但即使如此,持续不断的货币政策操作并未增加市场流动性供给,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依然大幅收缩。看数据,三季度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共计2.28万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了1.55万亿元。

  文章分析,未来如何有效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今年以来,国务院领导以及央行官员屡次谈及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问题,显示相关议题已进入决策层的视野。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俊在最新的研究中就表示,存款准备金率、贷存比、对贷款的数量限制、企业预算软约束和债券市场流动性匮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弱化政策利率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由此看来,尽快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已成共识,然而克服货币政策失灵的问题,固然需要央行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也还需要在中央统筹下,系统协调其他部门共同推进。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企业预算的软约束。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开辟专栏分析社会融资成本问题时,专门谈到了“财务软约束”拉高了融资利率的问题。一些部门对资金价格不敏感,部分低效率企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源,挤占了其他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机会。而正因为有这些高承受力需求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银行及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业务有能力向客户支付高息,致使银行负债端成本提升。

  事实上,这些问题近年来的讨论已经较为系统了,也出台了不少的政策措施,之所以效果有限,症结实际上就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而这背后其实就是地方债务积累的难题。因此,当前着力化解地方债务问题,要比通过央行降息等货币政策带来的作用更为显着。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